0人評分過此書

當代臺灣心靈的透視:從雙源匯流到逆中心互動傳播

出版日期
2019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3266884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以當代新臺灣文化視野,提出全新的詮釋理論及各類本土文化意識的多元創新主題。

以當代新臺灣文化視野,
提出全新的詮釋理論及各類本土文化意識的多元創新主題。

本書針對臺灣本土宗教以及從戒嚴時期到解嚴後的新佛教文化、新臺灣人意識與新客家人族群認同意識、武士道文化等主題,深入反思與探索,書末並收錄作者的佛教史治學歷程,以供讀者參考。
  • 張序/張崑將
  • 自序
  • 第一篇 當代臺灣武士道文化的批判與反思
    • 第一章 有關李登輝總統時代的臺灣武士道文化詮釋與批判
    • 第二章 論他者的成功建構或無效:《電光影裡斬春風:武士道分流與滲透的新詮釋》的反思
  • 第二篇 反思1949以來:雙源匯流下的新臺灣文化
    • 第三章 對話楊儒賓:1949漢潮東流與第四類新詮釋學的提出
    • 第四章 重估黃土水的新臺灣佛教藝術的本土化創作問題
    • 第五章 解嚴以來臺灣漢傳佛教藝術創作的在地轉型新貌
    • 第六章 臺灣本土宗教研究百年經驗的反思與商榷:人類學與宗教歷史社會學的方法學跨學科的當代對話
    • 第七章 臺灣本土宗教研究導論─少壯派觀點(大陸版)
    • 第八章 當代新臺灣人意識出現的歷史淵源
    • 第九章 略論當代臺灣新客家人族群認同意識及其文化詮釋問題
    • 第十章 解嚴以來臺灣文學論述的統獨大戰
    • 第十一章 二十一世紀第一本新女性主義的現代臺灣佛教小說:陳若曦的《慧心蓮》導讀
  • 第三篇 從戒嚴到解嚴的臺灣新佛教文化透視
    • 第十二章 從戰後到當代:臺灣佛教思想文化構造的社會基礎
    • 第十三章 現代性宗教學術研究典範的薪火相傳(1925-2011):近八十年來從大陸到臺灣胡適禪學研究的開展與爭辯史再檢討
    • 第十四章 當代印順的人間佛教思想爭辯與開展
    • 第十五章 關於佛牙舍利真偽之辯:內幕、證據與方法學
    • 第十六章 當代釋證嚴比丘尼建立「慈濟宗」的周邊問題─變革與開展的歷程觀察及其反思
    • 第十七章 南懷瑾與林清玄的蓋棺論定
  • 附錄 批判研究與深耕直探:回憶我的佛教史治學歷程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