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書旨在介紹近百年來在臺灣具有重大影響力的佛教宗派,當然有些宗派或許名不見經傳,但其地方性的影響力卻未必不存在,這些在本書都有適當的說明。
臺灣佛教的宗派主要傳承自福建鼓山湧泉寺,以臨濟宗為最多,在日據時代初期才有傳承曹洞宗派的覺力法師由閩來臺,其亦出身於鼓山湧泉寺,是臺灣佛教四大法派的開創者,其弟子至今在臺灣佛教界仍深具影響力,光復後的臺灣佛教以大陸來臺僧侶為主導力量,其中又以江蘇籍為最多,至今仍是臺灣佛教的主流力量。
作者簡介:
闞正宗
一九六一年生於臺灣嘉義,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博士。曾任教於玄奘大學宗教研究所、法鼓佛教學院,現任佛光大學佛教學系教授。
研究領域為臺灣佛教、近代東亞佛教交涉、佛教與民間宗教。
代表著作有《重讀臺灣佛教──戰後臺灣佛教》、《臺灣佛寺的信仰與文化》、《臺灣佛教史論》、《臺灣日治時期佛教發展與皇民化運動──「皇國佛教」的歷史進程(1895-1945)》、《甲午戰爭‧臺灣篇──日清戰爭實記編譯附劉永福抗日〈草莽奇人傳〉》八冊[翻譯]。
臺灣佛教的宗派主要傳承自福建鼓山湧泉寺,以臨濟宗為最多,在日據時代初期才有傳承曹洞宗派的覺力法師由閩來臺,其亦出身於鼓山湧泉寺,是臺灣佛教四大法派的開創者,其弟子至今在臺灣佛教界仍深具影響力,光復後的臺灣佛教以大陸來臺僧侶為主導力量,其中又以江蘇籍為最多,至今仍是臺灣佛教的主流力量。
作者簡介:
闞正宗
一九六一年生於臺灣嘉義,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博士。曾任教於玄奘大學宗教研究所、法鼓佛教學院,現任佛光大學佛教學系教授。
研究領域為臺灣佛教、近代東亞佛教交涉、佛教與民間宗教。
代表著作有《重讀臺灣佛教──戰後臺灣佛教》、《臺灣佛寺的信仰與文化》、《臺灣佛教史論》、《臺灣日治時期佛教發展與皇民化運動──「皇國佛教」的歷史進程(1895-1945)》、《甲午戰爭‧臺灣篇──日清戰爭實記編譯附劉永福抗日〈草莽奇人傳〉》八冊[翻譯]。
- 《現代佛學叢書》總序
- 再版序
- 自序
-
一、基隆月眉山派
-
(一)前言
-
(二)月眉山派重要法師小傳
-
(三)月眉山派下的寺院
-
-
二、五股觀音山派
-
(一)前言
-
(二)觀音山派重要法師小傳
-
(三)觀音山派下的寺院
-
-
三、大湖法雲寺派
-
(一)前言
-
(二)覺力禪師的出身與來臺因緣
-
(三)大湖法雲寺的開創
-
(四)覺力禪師的傳戒及教化
-
(五)結論
-
(六)法雲寺派重要法師小傳
-
(七)法雲寺派下的寺院
-
-
四、臺南開元寺派
-
(一)前言
-
(二)開元寺派重要法師小傳
-
(三)開元寺派下的寺院
-
-
五、六甲赤山派
-
(一)前言
-
(二)赤山派重要法師小傳
-
(三)赤山派下的寺院
-
-
六、高雄大崗山派
-
(一)大崗山與沈光文
-
(二)義敏與永定的駐錫超峰寺
-
(三)永定法師與龍湖庵
-
(四)結論
-
(五)大崗山派重要法師小傳
-
(六)大崗山派下的寺院
-
-
七、其他法派
-
(一)前言
-
(二)其他法派重要法師小傳
-
(三)臺灣佛教各大派演字法系表
-
-
八、一九四九年來臺之大陸法派
-
(一)前言
-
(二)佛光山的崛起
-
(三)大陸法派重要法師小傳
-
(四)大陸法派下的寺院
-
-
九、近五十年臺灣佛教的發展
-
(一)臺灣佛教發展的四個時期
-
(二)結論
-
-
十、臺灣佛教淨土宗的概況
-
(一)前言
-
(二)明鄭、清領時期的淨土信仰
-
(三)日據時代淨土宗派及其事業
-
(四)光復以後淨土信仰與淨土諸師
-
(五)日本淨土真宗在臺的發展
-
-
十一、臺灣佛教禪宗的概況
-
(一)前言
-
(二)日據時代的禪宗及其事業
-
(三)日據時代本土的四大法脈
-
(四)光復後的禪宗與禪師
-
(五)當代有關禪宗的重要典籍
-
- 索引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