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下)
作者
:
出版日期
:
2022/11/01
閱讀格式
:
PDF
ISBN
:
9786263432581
湯用彤佛學研究代表作
-----------------------------
本書根據大量史料,有系統的敘述佛教於漢代傳入中國,並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得到發展的佛教歷史;一一梳理中國佛教的興衰變遷、漢代佛道思想的結合,以及在魏晉南北朝佛玄思想的比較中,看中國文化發展的承續性和在印度文化影響下的創造性轉化,與佛教的傳入和中印文化的衝突、儒釋道三家思想的滲透與調和,以致逐漸為中國文化所吸收,成為中國文化的思想演變。
下冊:講述佛教之南統、北統到北朝之佛學。
-----------------------------
本書根據大量史料,有系統的敘述佛教於漢代傳入中國,並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得到發展的佛教歷史;一一梳理中國佛教的興衰變遷、漢代佛道思想的結合,以及在魏晉南北朝佛玄思想的比較中,看中國文化發展的承續性和在印度文化影響下的創造性轉化,與佛教的傳入和中印文化的衝突、儒釋道三家思想的滲透與調和,以致逐漸為中國文化所吸收,成為中國文化的思想演變。
下冊:講述佛教之南統、北統到北朝之佛學。
-
第十三章 佛教之南統
-
宋初諸帝與佛法
-
白黑論之爭
-
形神因果之辯論
-
世族與佛教
-
謝靈運
-
朝廷與佛教
-
諸王與佛教
-
齊竟陵王
-
夷夏之爭
-
本末之爭
-
范縝《神滅論》
-
梁武帝
-
郭祖深與荀濟之反佛
-
陳代佛教
-
-
第十四章 佛教之北統
-
涼州與黃龍
-
釋玄高
-
太武帝毀法
-
曇曜復興佛法
-
北魏諸帝與佛法
-
北朝造像
-
北魏寺僧數目
-
北朝對於僧伽之限制
-
東方佛法與經學
-
關西佛法
-
北朝之排佛者
-
北朝佛道之爭
-
周武帝世之法難
-
-
第十五章 南北朝釋教撰述
-
(甲)注疏
-
(乙)論著
-
(丙)譯著撰集
-
(丁)史地編著
-
(戊)目錄
-
(己)偽書
-
-
第十六章 竺道生
-
涅槃部經之翻譯
-
涅槃大本之修改
-
竺道生事蹟
-
竺道生之著作
-
頓悟漸悟之爭
-
竺道生在佛學上之地位
-
慧遠羅什與佛性義
-
竺道生佛性義
-
法身無色、佛無淨土、善不受報義
-
一闡提有性與應有緣義
-
頓漸分別之由來
-
竺道生之頓悟義
-
謝靈運述道生頓悟義
-
慧觀漸悟義
-
竺道生之門下
-
劉虬與法京禪師
-
-
第十七章 南方涅槃佛性諸說
-
南方涅槃佛性諸家
-
釋法瑤
-
釋寶亮
-
梁武帝
-
莊嚴、開善
-
本有、始有
-
-
第十八章 南朝《成實論》之流行與般若三論之復興
-
《成實論》之傳譯
-
《成實論》師
-
《成實論》之注疏
-
般若三論之漸興
-
般若三論與玄風
-
周顒、梁武與攝山僧
-
《三宗論》
-
三論之盛及與《成實》之爭
-
興皇法朗及其門下
-
-
第十九章 北方之禪法淨土與戒律
-
晉末宋初禪法之興盛
-
宋初南方之禪法
-
涼州禪法及玄高
-
禪窟與山居
-
佛陀禪師
-
略論北方禪法
-
菩提達磨
-
魏末至隋初北方禪之流行
-
梁陳南方之禪法
-
攝山與天台
-
北方禪法之影響
-
淨土經典之傳譯
-
曇鸞與阿彌陀淨土
-
延壽益算之信仰
-
五戒十善人天教門
-
三階教之發生
-
誌公與傅大士
-
南方之《十誦律》
-
菩薩戒之流行
-
北方《四分律》之興
-
-
第二十章 北朝之佛學
-
彭城之佛學
-
北方《涅槃》之學
-
北方四宗
-
《毗曇》之翻譯
-
《毗曇》之研究
-
北方之《成實》師
-
《十地經論》之傳譯
-
相州北派學之傳布
-
相州南派學之傳布
-
真諦之年曆
-
真諦弟子及《攝論》之北傳
-
《華嚴》之流行
-
- 跋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