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看懂中國及藏傳佛教

出版日期
2023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6263641396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印度佛教滅亡了,中國和西藏成為世界大乘佛教重鎮,認識它們,就從本書開始!

◎印度佛教傳到中國和西藏並融入當地文化後,形成別有特色的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
◎讓讀者們用最短的時間,看懂中國和西藏佛教的教義和內涵,得到心靈的安頓。
◎除簡介中國和西藏佛教之外,還介紹佛教的經典,以及重要的《唯識學》。

佛教傳入中國,大約是在東漢明帝時期,約在公元67年左右。最流行的傳說是,東漢明帝夢見「金人」,於是遣使求法,立白馬寺於洛陽城雍門西,佛像可能也於此同時傳入中國。到了南北朝時期佛教開始大為弘揚,至唐代達到鼎盛,之後在中國遍地開花。

但是,佛教在發源地印度,卻於十三世紀初消亡,所以中國和西藏成為現今世界大乘佛教的重鎮。大乘佛教提倡發菩提心,行菩薩行,利益一切眾生,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並發揚菩薩道精神,上證菩提,下度眾生。

●本書專論:
「中國佛教」的歷史、「禪宗」的「五家七宗」、「中國佛教」的派別;
「藏傳佛教」的歷史、「藏傳佛教」的派別;
「佛教」的經典、「佛教」的《唯識學》。

●本書兼論:
「台灣佛教」的歷史;
「台灣」的「藏傳佛教」、「台灣」現在主要的「佛教派別」。

●「看懂宗教」系列叢書:
用最短的時間,看懂各大宗教的教義和內涵,
從中選擇自己喜歡的宗教來信仰。
一、《看懂猶太教》:上帝「耶和華」是誰?
二、《看懂基督教》:「耶穌」消失了十八年?
三、《看懂斯蘭教》:《古蘭經》到底在說什麼?
四、《看懂道家》:「道家」的「修行心法」是什麼?
五、《看懂道教》:「道教」的「修行心法」是什麼?
六、《看懂印度佛教》:「印度佛教」的前傳
七、《看懂中國及藏傳佛教》:「佛教」的「修行心法」是什麼?
八、《看懂一貫道》:「一貫道」的價值是什麼?
九、《看懂北海老人全書》:這才是「一貫道」真正的經典


◎代理經銷:白象文化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6263641396.pdf
  • 前言
  • 導讀
  • 第一單元 「中國佛教」的歷史
    • 一、先秦時期
    • 二、東漢時期
      • (一)「攝摩騰」和「竺法蘭」
      • (二)「安世高」和「支婁迦讖」
    • 三、三國時期
      • (一)「曇柯迦羅」、「康僧鎧」、「曇諦」、「朱士行」
      • (二)「支謙、康僧會」
    • 四、魏晉時期
      • (一)「竺法護」
      • (二)「戴逵」
      • (三)「佛圖澄」
      • (四)「道安」
      • (五)「法顯」
      • (六)「鳩摩羅什」(成實宗初祖)
      • (七)「道生」
      • (八)「慧遠」
    • 五、南北朝時期
      • (一)「菩提達摩」(禪宗初祖)
      • (二)「傅大士」
      • (三)「寶誌禪師」
      • (四)「真諦波羅末陀」(攝論宗初祖)
      • (五)「慧思」
      • (六)「慧文」(天台宗初祖)
      • (七)「三武一宗法難」
      • (八)佛像的雕刻與繪畫
    • 六、隋唐時期
      • (一)「智顗」(天台宗四祖)
      • (二)「吉藏」(三論宗初祖)
      • (三)「善導」(淨土宗初祖)
      • (四)「道宣」(律宗初祖)
      • (五)「杜順」(華嚴宗初祖)
      • (六)「惠能」(禪宗六祖)
      • (七)「玄奘」(俱舍宗初祖)
      • (八)「窺基」(法相宗初祖)
      • (九)「善無畏、金剛智、不空」(密教三初祖)
    • 七、五代十國時期
      • (一)「禪宗」的「五家七宗」
      • (二)曹洞宗
      • (三)溈仰宗
      • (四)雲門宗
      • (五)法眼宗
      • (六)臨濟宗
      • (七)黃龍派
      • (八)楊歧派
    • 八、宋朝時期
    • 九、元朝時期
    • 十、明朝時期
      • (一)「紫柏真可」
      • (二)「雲棲祩宏」
      • (三)「藕益智旭」
      • (四)「憨山德清」
    • 十一、清朝時期
      • (一)「玉琳禪師」
      • (二)「楊仁山居士」
      • (三)「省庵實賢」
      • (四)「徹悟際醒」
      • (五)「太平天國之亂」
    • 十二、民國時期
      • (一)「五四運動」
      • (二)「虛雲老和尚」
      • (三)「來果禪師」
      • (四)「弘一大師」
      • (五)「圓瑛法師」
      • (六)「諦閒法師」
      • (七)「太虛大師」
      • (八)印光法師」
      • (九)「印順導師」
      • (十)中共「文革期間」的「佛教法難」
    • 十三、台灣時期
      • (一)「台灣佛教」的歷史
      • (二)「台灣」的「藏傳佛教」
      • (三)「台灣」現在主要的「佛教派別」
  • 第二單元「中國佛教」的派別
    • 一、成實宗
    • 二、地論宗
    • 三、天台宗
    • 四、涅槃宗
    • 五、攝論宗
    • 六、禪宗
    • 七、三論宗
    • 八、律宗
    • 九、華嚴宗
    • 十、俱舍宗
    • 十一、毘曇宗
    • 十二、法相宗
    • 十三、淨土宗
    • 十四、密宗
  • 第三單元 「藏傳佛教」的歷史
    • 一、「藏傳佛教」的「前弘期」
    • 二、「藏傳佛教」的「後弘期」
  • 第四單元 「藏傳佛教」的派別
    • 一、寧瑪派(紅教)
    • 二、噶舉派(白教)
    • 三、薩迦派(花教)
    • 四、格魯派(黃教)
    • 五、噶當派
    • 六、覺朗派
    • 七、苯教(黑教)
  • 第五單元 「佛教」的經典
    • 一、《佛經》簡介
    • 二、《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 三、《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 四、《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 五、《佛說阿彌陀經》
    • 六、《地藏菩薩本願經》
    • 七、《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
    • 八、《佛說彌勒下生經》
    • 九、《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 第六單元 「佛教」的《唯識學》
    • 一、《瑜伽師地論》簡介
    • 二、《唯識三十頌》簡介
    • 三、《成唯識論》簡介
    • 四、《八識規矩頌》簡介
    • 五、《八識規矩頌》解析
      • (一)前五識頌
      • (二)第六識頌
      • (三)第七識頌
      • (四)第八識頌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