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上)
作者
:
出版日期
:
2022/11/01
閱讀格式
:
PDF
ISBN
:
9786263432574
湯用彤佛學研究代表作
-----------------------------
本書根據大量史料,有系統的敘述佛教於漢代傳入中國,並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得到發展的佛教歷史;一一梳理中國佛教的興衰變遷、漢代佛道思想的結合,以及在魏晉南北朝佛玄思想的比較中,看中國文化發展的承續性和在印度文化影響下的創造性轉化,與佛教的傳入和中印文化的衝突、儒釋道三家思想的滲透與調和,以致逐漸為中國文化所吸收,成為中國文化的思想演變。
上冊:講述佛教入華諸傳說到傳譯求法與南北朝之佛教。
-----------------------------
本書根據大量史料,有系統的敘述佛教於漢代傳入中國,並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得到發展的佛教歷史;一一梳理中國佛教的興衰變遷、漢代佛道思想的結合,以及在魏晉南北朝佛玄思想的比較中,看中國文化發展的承續性和在印度文化影響下的創造性轉化,與佛教的傳入和中印文化的衝突、儒釋道三家思想的滲透與調和,以致逐漸為中國文化所吸收,成為中國文化的思想演變。
上冊:講述佛教入華諸傳說到傳譯求法與南北朝之佛教。
-
第一分 漢代之佛教
-
第一章 佛教入華諸傳說
-
(一)伯益知有佛
-
(二)周世佛法已來
-
(三)孔子與佛
-
(四)燕昭王
-
(五)古阿育王寺
-
(六)秦始皇與佛教
-
(七)東方朔
-
(八)張騫
-
(九)休屠王金人
-
(十)劉向敘列仙
-
-
第二章 永平求法傳說之考證
-
永平求法之傳說
-
求法傳說之考證
-
-
第三章 《四十二章經》考證
-
《四十二章經》譯出傳說
-
《四十二章經》出世甚早
-
《四十二章經》譯本有二
-
《四十二章經》之疊經改竄
-
《四十二章經》之性質
-
-
第四章 漢代佛法之流布
-
開闢西域與佛教
-
伊存授經
-
鬼神方術
-
楚王英為浮屠齋戒祭祀
-
桓帝並祭二氏
-
《太平經》與化胡說
-
安世高之譯經
-
支婁迦讖之譯經
-
笮融事佛
-
牟子作《理惑論》
-
漢代佛法地理上之分布
-
-
第五章 佛道
-
精靈起滅
-
省慾去奢
-
禪法之流行
-
仁慈好施
-
佛陀祭祀
-
漢世僧伽
-
《太平經》與佛教
-
漢晉講經與注經
-
總結
-
-
-
第二分 魏晉南北朝佛教
-
第六章 佛教玄學之濫觴(三國)
-
牟子《理惑論》
-
三國佛教史實與傳說
-
支謙
-
康僧會
-
養生成神
-
神與道合
-
朱士行之西行
-
-
第七章 兩晉際之名僧與名士
-
《般若經》之流傳
-
竺法護
-
于法蘭與于道邃
-
竺叔蘭與支孝龍
-
帛法祖
-
玄風之南渡
-
竺道潛
-
支遁
-
東晉諸帝與佛法
-
名士與佛學
-
-
第八章 釋道安
-
高僧與名僧
-
綜論魏晉佛法興盛之原因
-
竺佛圖澄
-
道安年曆
-
道安居河北
-
道安南行分張徒眾
-
道安居襄陽
-
經典之整理
-
戒規之確立
-
彌勒淨土之信仰
-
道安在長安與譯經
-
道安在佛學上之地位
-
-
第九章 釋道安時代之般若學
-
本時代般若學之派別
-
竺法雅之格義
-
本無宗
-
釋道安之性空宗義
-
本無異宗
-
支道林之即色義
-
于法開之識含宗
-
幻化宗
-
支愍度之心無義
-
緣會宗
-
本末真俗與有無
-
總結
-
-
第十章 鳩摩羅什及其門下
-
鳩摩羅什之學歷
-
羅什至涼州
-
羅什在長安
-
什公之譯經
-
佛陀跋多羅與羅什
-
什公之著作
-
羅什之學
-
鳩摩羅什之弟子
-
僧肇傳略
-
僧肇之學
-
義學之南趨
-
-
第十一章 釋慧遠
-
釋慧遠之地位
-
慧遠年曆
-
慧遠早年
-
慧遠東止廬山
-
晉末朝廷之佛教
-
《毗曇》學傳布之開始
-
慧遠與羅什
-
江東禪法之流行
-
慧遠之學
-
慧遠與彌陀淨土
-
慧遠之念佛
-
餘論
-
-
第十二章 傳譯求法與南北朝之佛教
-
傳來之道路
-
西行求法之運動
-
法顯之行程
-
智嚴、寶雲、法領、智猛、法勇
-
南北朝之西行者
-
河西之傳譯
-
北涼曇無讖
-
南朝之譯經
-
北朝之譯經
-
經典與翻譯
-
-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