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哲學家的想法經常看似奇特怪異,這可能只是因為常人沒有充分反省自己的信念,未覺察到常識中的種種錯誤和偏見。哲學可以改變人的思想,例如宗教信念和對人生的看法,而且可能是翻天覆地的改變。哲學注重討論和交流。雖然閉門造車可能會想出一些理論,也可以建立論證來支持這些理論,可是,如果不和別人討論,沒有接受過質疑,便很容易自以為是、自圓其說,看不到自己的理論和論證的錯誤或不足之處。
本書採用對話錄的形式,比起論文式的直接論述沒那麼枯燥和論點密集,給讀者多一些放鬆的空間去思考。此外,對話錄可以讓正反兩面的觀點和論證比較對等地表達出來,以便如實論述宗教信仰重要的各方面,其中對於宗教的批評,亦會更顯得有力。也許更為重要的是,來回往復的對話形式讓讀者較清楚看到思辨的困難和複雜性,從而鞭策自己對宗教的問題想得更深入、更仔細。
本書採用對話錄的形式,比起論文式的直接論述沒那麼枯燥和論點密集,給讀者多一些放鬆的空間去思考。此外,對話錄可以讓正反兩面的觀點和論證比較對等地表達出來,以便如實論述宗教信仰重要的各方面,其中對於宗教的批評,亦會更顯得有力。也許更為重要的是,來回往復的對話形式讓讀者較清楚看到思辨的困難和複雜性,從而鞭策自己對宗教的問題想得更深入、更仔細。
王偉雄
柏克萊加州大學哲學博士,現任加州州立大學奇科分校哲學系教授,專研知識論及形上學,研究興趣旁及科學哲學、宗教哲學、道德哲學和維根斯坦哲學,論文見於Philosophical Studies、Synthese、Pacific Philosophical Quarterly等國際哲學期刊。
劉創馥
德國海德堡大學哲學博士,現任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教授,專研康德及黑格爾哲學,研究興趣旁及心靈哲學、認知科學和宗教哲學,論著有Hegels Urteilskritik和《黑格爾新釋》,論文見於Review of Metaphysics、Kant-Studien、《歐美研究》、《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等期刊。
- 「通識教育叢書」總序 沈祖堯
- 自序 王偉雄
- 自序 劉創馥
- 前言
- 第一章 神蹟
- 第二章 宗教與迷信
- 第三章 科學與宗教
- 第四章 設計論
- 第五章 萬物起源
- 第六章 苦罪
- 第七章 宗教與道德
- 第八章 來生與人生意義
- 第九章 宗教經驗
- 第十章 信心與理性
- 參考資料
- 「通識教育叢書」編者跋
- 出版地 : 香港
- 語言 : 繁體中文
- DOI : 10.978.962996/7994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