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茶樹生理與種植

作者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9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6012624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為了加速「茶樹生理」的研究,為茶樹栽培提供理論的依據,著手蒐集許多零星分散的研究資料,進行系統的整理分析,而編撰「茶樹生理與種植」一書一本書共分八章,在一般植物生理基礎上,來探討茶樹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水分生理」、「營養生理」、「生長生理」、「繁殖生理」、「剪、採生理」和「植物激素在茶葉生產上的應用」等技術措施的科學依據;希望光能使茶葉科技理論的研究水準有所提高,而對品種、品質的提高和生產能收到預期的效果。
  • 緒論
  • 第一章 茶樹光合作用
    • 一、光合作用的意義及其研究進展
    • 二、茶樹光合作用的基本規律
      • (一)茶樹光合作用的日變化
      • (二)茶樹光合作用的年周期變化
      • (三)葉片和新梢生育過程的光合效率
      • (四)環境因子對茶樹光合作用的影響
    • 三、群體條件下茶樹的光合作用
      • (一)茶樹群體光合作用與光照溫度關係
      • (二)茶樹群體的葉面積指數
      • (三)茶樹光合產物的運轉、分配和累積
    • 四、茶樹經濟產量界限與增產途徑
      • (一)通過栽培技術的增產途徑
      • (二)高光效育種
  • 第二章 茶樹呼吸作用
    • 一、呼吸作用與茶樹生產
      • (一)呼吸作用與茶樹栽培
      • (二)呼吸作用與產量
      • (三)呼吸作用與品質
      • (四)呼吸作用與病蟲危害
    • 二、茶樹生育過程中及品種間的呼吸強度
      • (一)茶樹品種間的呼吸強度
      • (二)茶樹不同部位的呼吸強度
      • (三)茶樹新梢生育過程中的呼吸強度
      • (四)發籽萌產過程中的呼吸強度
      • (五)茶樹根系的呼吸強度
      • (六)茶葉採下以後的呼吸變化
    • 三、呼吸作用與生態因素
      • (一)外界條件對茶樹呼吸作用的影響
      • (二)內部因素對茶樹呼吸作用的影響
    • 四、呼吸作用機理概述
    • 五、呼吸作用與光合作用的關係
  • 第三章 茶樹水分生理
    • 一、茶樹水分生理的重要意義和研究概況
    • 二、茶葉高產優質與水分
    • 三、茶樹各器官水分的分布狀況
    • 四、吸收水分的機理
    • 五、水分輸送和影響吸水的條件
    • 六、茶樹水分的蒸騰作用
    • 七、茶樹灌水的生理指標
      • (一)茶樹的階段需水規律
      • (二)合理灌溉的指標
  • 第四章 茶樹營養生理
    • 一、茶樹體內的礦質元素
    • 二、茶樹必需的礦質元素及其生理功能
      • (一)氮素營養
      • (二)磷素營養
      • (三)鉀素營養
      • (四)鈣和鎂
    • 三、茶樹體內微量元素及其生理功能
    • 四、茶樹施肥的主要生理依據
    • 五、茶樹根外營養的生理效應和技術
    • 六、貯藏營養與新梢生育
  • 第五章 茶樹的生長發育
    • 一、生長發育的概念
    • 二、茶樹生長發育的規律性
      • (一)階段性
      • (二)周期性
    • 三、茶樹的生長關係
      • (一)地上部與地下部的生長關係
      • (二)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的關係
      • (三)個體與群體生長的關係
    • 四、茶樹生長發育與豐產栽培
      • (一)培養健壯的樹冠
      • (二)擴大茶園覆蓋度,控制葉面積指數
      • (三)調節生長關係
  • 第六章 茶樹繁殖的生理特點
    • 一、茶籽的一般生理特徵
      • (一)茶籽發育過程中的生理狀況
      • (二)茶籽有機物質的組成和轉化
      • (三)茶籽含水量的變化
      • (四)茶籽的休眠與後熟
      • (五)促進茶籽發芽的生理原因
    • 二、茶籽萌發時的物質轉化
      • (一)水分變化
      • (二)貯藏澱粉的變化
      • (三)蛋白質和有機酸的轉化
      • (四)脂肪的變化
      • (五)茶多酚和酶活性的變化
    • 三、營養繁殖發根過程的生理特性
      • (一)營養繁殖的意義
      • (二)根再生的生理原因
      • (三)營養繁殖的發根過程
      • (四)影響發根的生理因子
  • 第七章 茶樹剪、採的生理作用
    • 一、剪、採的生物學效應
      • (一)剪、採對新梢生育的影響
      • (二)剪、採對根系生長的影響
      • (三)剪、採對茶樹生殖生長的作用
      • (四)剪、採後化學成分的變化
    • 二、剪、採後茶樹生理變化的原因
      • (一)頂端優勢與優勢轉移
      • (二)芽的異質性
      • (三)抑制生殖生長
    • 三、合理剪、採能使茶樹增產的原因
  • 第八章 植物激素在茶葉生產上的應用
    • 一、誘導茶樹器官分化
    • 二、促進插枝生根
    • 三、打破種子休眠
    • 四、調節茶樹發芽期
    • 五、加速新梢生育
    • 六、控制花果形成
    • 七、避免災害性天氣
    • 八、防除茶園雜草
  • 主要參攷文獻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