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尋茶之路

出版日期
2024/09/25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6263948600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深入廣東、雲南、廣西三大茶區,探索茶葉的歷史與未來
從茶樹資源的尋覓到技術的革新,呈現「茶事」的無限可能

  本書以作者多年來對茶葉的深入研究與探索為主題,分為「飲茶粵海」、「彩雲之南」和「瑤山深處」三大部分,全面呈現了作者在茶葉研究道路上的心路歷程與見聞。

  在「飲茶粵海」部分,作者詳細介紹了他在廣東茶區的考察與研究經歷。這包括他對饒平、鳳凰鎮等地的實地探訪,對單叢茶、潮州工夫茶及中國茶道精神的探究,以及對廣州古代茶文化的重新認識。透過這一部分的內容,讀者可以深入了解廣東茶葉的歷史與文化,感受作者在探索廣東茶葉發展過程中的辛勤努力與深厚情感。

  「彩雲之南」部分,作者帶領讀者走入雲南的茶葉世界,展現了他首次出差到雲南的見聞,從引種雲南大葉茶樹品種到深入考察滇東南野生茶樹的過程,無不讓人感受到雲南茶葉資源的豐富與多樣性。作者還特別記錄了古茶園的保護、金花普洱茶的製作技藝等內容,揭示了雲南茶文化的深邃與獨特。

  最後,在「瑤山深處」部分,作者深入廣西瑤山,探訪金秀的野生茶樹,展現了他對瑤族茶文化的研究與思考。從金秀縣的袖珍縣城到瑤山深處的古茶樹資源,從白牛茶的歷史名茶到瑤族的老陳茶,作者以其豐富的研究經驗與細膩的觀察,描繪出瑤山茶葉的神祕面貌,並記錄了他在茶樹演化研究中的重要發現與成果。

  整本書匯集了作者多年來在茶葉研究領域的豐富經驗與心得,透過鏡頭與文字,記錄了茶山、茶企、茶人的點滴。書中不僅包含了對茶葉資源的深入考察,還涉及到茶葉加工新技術的研究與創新產品的開發。對於從事茶葉研究的專業人士或是對茶葉感興趣的讀者而言,本書無疑是一份寶貴的參考資料,能夠帶來豐富的啟發與思考。
  • 飲茶粵海
    • 南粵茶人———陳國本教授
    • 第一次到饒平
    • 老許一家
    • 單叢茶的評審
    • 鳳凰鎮、鳳凰水仙茶、鳳凰單叢茶
    • 單叢紅茶
    • 連續慢速做青
    • 紅茵為何物
    • 引種———回遷鳳凰水仙
    • 潮州工夫茶與中國茶道
    • 中國茶道的精神
    • 連南的瑤族
    • 連南的茶葉
    • 連南尋茶
    • 曲江的羅坑茶
    • 英德野生茶
    • 河源的仙湖茶
    • 南崑山的毛葉茶
    • 茶樹遠緣雜交
    • 上川島,茶之島
    • 華農181及其他
    • 廣州古代也產茶
    • 對印度茶業的一點讀書思考
  • 彩雲之南
    • 第一次出差到雲南
    • 引種雲南大葉茶樹品種
    • 嫁接
    • 酸茶
    • 茶為藥食
    • 大理
    • 感通寺裡的大理茶
    • 喜洲———茶馬古道的中轉站
    • 巍山古城
    • 勐庫看茶
    • 古茶園掠影
    • 也說老班章
    • 滇東南的野生茶樹
    • 古茶樹的保護
    • 金花普洱茶
    • 寬葉木蘭化石
  • 瑤山深處
    • 初到金秀
    • 金秀這個地方
    • 袖珍的縣城
    • 滿街山貨特產
    • 研究金秀野生茶如何?
    • 又到古董茶廠
    • 野生茶樹考察的準備工作
    • 一上瑤山
    • 六巷的古陳大葉茶
    • 古陳的瑤家
    • 中國人類學的搖籃
    • 歷史名茶———白牛茶
    • 說說金秀八角
    • 二上瑤山
    • 三上瑤山
    • 四上瑤山
    • 出版了«金秀野生大茶樹»
    • 金秀野生茶樹資源的幾點特徵
    • 論茶樹演化中心及其特徵
    • 建立了金秀野生茶樹資源圃
    • 金秀野生紅茶的加工技術
    • 瑤族的老陳茶
    • 茶樹的近緣種———禿房茶
    • 龍脊茶
    • 昭平
    • 修仁縣及修仁茶
  • 後語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