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以俄為師:中國現代作家的改造

出版日期
2024/12/01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3509196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從狂人、多餘的人到大寫的人

本書以魯迅、瞿秋白與曹禺為具體之實例研究,分別代表小說、散文、政論、戲劇和電影數種文類,論證文學如何結合政治,並再現於跨文類、跨領域與跨文化等多層面上。指陳「以俄為師」這一主題從晚清浪潮興起到全盤建構,其實是一系列有計畫、有組織和有系統的傳播、運動與實踐成果。呈現二十世紀前半葉中國現代知識分子如何面對戰爭、如何挑戰西方文明、如何選擇現代性,以及如何吸收俄羅斯與蘇聯以改造自我的心態與寫作風格。本書的主要研究方法奠基於比較文學與跨文化分析之上,並融入中國、日本與俄羅斯對此主題的學術成果,且與英美觀點相互辯證,勾勒出二十世紀前半葉左傾/翼文學的意識形態。
  • 序言
  • 第一章 導論
    • 一、「五四」百年:意識形態與體系研究
    • 二、「以俄為師」:文藝與政治共謀
    • 三、狂人:魯迅創作的瘋狂與馴化
    • 四、多餘的人:瞿秋白的自我編碼、符碼與戲碼
    • 五、「大寫的人」:曹禺、奧斯特羅夫斯基與高爾基的戲劇展演
    • 六、跨文化例證與跨領域的研究理論和方法
  • 第一部 以俄為師
    • 第二章 俄蘇翻譯、中國故事與黨國怪獸
      • 一、「故事」及其無與倫比的影響
      • 二、五四運動、「英特納雄耐爾」與被錨定的現代性
      • 三、再現「社會主義現實主義」:從史達林主義到毛澤東主義
      • 四、1959年到文化大革命結束期間反蘇聯修正主義的文藝浪潮
      • 五、1980年後俄蘇文學的翻譯與文藝迴響
      • 六、結語:回到「故事」及其敘述的影響
  • 第二部 狂人
    • 第三章 瘋狂與黑暗的魅惑:魯迅與果戈理的狂人蠡探
      • 一、魯迅與果戈理的文學關係
      • 二、「瘋狂」、「黑暗意識」與「非理性」的連結
      • 三、鬼、神、人的遠航想像與黑暗世界的形成
      • 四、結語
    • 第四章 瘋狂、戰爭與現代性批判:魯迅與日俄作家的狂人系譜
      • 一、戰爭、現代性與瘋狂
      • 二、從清日到日俄戰爭:「黑暗意識」與現代性的批判
      • 三、進擊的狂人:世界大戰前後瘋狂的世界文學光譜
      • 四、結語
  • 第三部 多餘的人
    • 第五章 自我的編碼:「多餘的人」之發端、形成及其嬗變
      • 一、俄羅斯「多餘的人」之發端、定義與演變
      • 二、「編碼」:從「多餘的人」到「空人」
      • 三、變體:「零餘者」的編碼
      • 四、變異:「浪子」、「窺淫者」與「孤臣孽子」的問題
      • 五、變形:讀書人的西化與孤獨者的馴化
      • 六、結語
    • 第六章 自我的符碼:論瞿秋白筆下「多餘的人」
      • 一、幕前幕後
      • 二、登臺前的文學預演:遺/戰書〈自殺〉、自白書《餓鄉紀程》與自新
      • 三、政治舞臺的文學首演:遺/情書〈中國之「多餘的人」〉與自剖
      • 四、結語:中、俄文藝遺產的綜合體與矛盾源
    • 第七章 自我的戲碼:瞿秋白之〈多餘的話〉
      • 一、政治後臺的演變:「驚恐者」與崛起的史達林主義
      • 二、拆臺:大小諸葛、多餘的人與「系主任」
      • 三、下臺與擂臺:〈多餘的話〉的密碼與綜合文體
      • 四、結語:蓋棺不落幕
  • 第四部 大寫的人
    • 第八章 吸收俄羅斯:論曹禺的《雷雨》與奧斯特羅夫斯基的《大雷雨》在中國
      • 一、偉大的劇作天才?
      • 二、同名類義
      • 三、同中求異、殊歸同途:誰的創意?
      • 四、結語:同歸於盡,抑或時代的考驗?
    • 第九章 展演階級?論《底層》的跨階級、跨領域與跨文化實踐
      • 一、「階級意識」如何被言說、展演、代言到構築?
      • 二、階級問題與《底層》的文本生成
      • 三、《底層》的寫作目的與跨領域思考
      • 四、傳播無產階級意識?《底層》在日本與法國的跨文化實踐
      • 五、搭建黑暗背景與革命舞臺:高爾基和《底層》的中國化
      • 六、結語
    • 第十章 從《底層》到《日出》:多餘的知識分子與大寫的勞動階級
      • 一、掛著「日出」賣「黑夜」?從黑暗王國到日出東方
      • 二、版本與階級意識的問題:情之認同與人物形象的演變
      • 三、再現勞動階級?論《伏爾加船夫曲》、《小海號》與《軸歌》的聲音形式問題
      • 四、結語:從「多餘的人」到「大寫的人」
    • 第十一章 結論:「人」與中國現代作家的改造
  • 後記
  • 引用書目
  • 索引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