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文學的多元文化軌跡》是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所長李有成二十年來的短論與書評選集,但並非正經八百的學術論文,而是意外的學術副產品。這些文字標示了作者的論述立場,隱含其從邊陲對若干廣為流行的文學與文化觀念或假設之騷擾與質疑。作者希望藉從事文學與文化研究帶來一些改變,改變各種形式的無知、偏見、成見、歧視、刻板印象等等。正如作者書中所言:「要對社會與文化上的支配性與宰制性價值不斷進行騷擾與顛覆,邊陲無疑是個適當的批判位置」。本書分為三個部分:◎美國文學與族裔想像:收錄多篇評介美國現代小說與非裔美籍作家作品的短文。◎文學與文化批評:評論薩伊德、吳潛誠、單德興等多位中外重要作家。◎華文文學評論:專章討論張大春、邱妙津、張貴興等華文作家作品,從虛構與現實,女性與文學,以及族裔、殖民與歷史等三個面向探討華文文學社群的內涵。
- 作者序
-
第一篇 美國文學與族裔想像
-
走過多元文化的煙硝
-
讓文化替白己辯護
-
黑潮洶湧:黑色美國的文化系譜
-
怎樣的黑才是真正的黑?-非裔美國的文化建構
-
黑色美國的女性經驗-關於艾麗絲•華爾克
-
走馬看近日美國小說界
-
-
第二篇 文學與文化批評
-
藍依德:一位公共知識分子
-
《東方主義》二十年後
-
典律之爭與文學教育
-
文化、知識、權力-讀《回顧現代文化想像》
-
走出文化自閉-讀吳潛誠的《靠岸航行》
-
小說與政治現實-讀葛蒂瑪的《我兒子的故事》
-
閱讀西班牙
-
盡責的訪談者-讀單德興著《對話與交流:當代中外作家、批評家訪談錄》
-
六年功夫不尋常-讀單德興的《格理弗遊記》譯注本
-
西方文學理論的東方觀照-訪李有成教授
-
-
第三篇 華文文學評論
-
世界華文文學:一個想像的社群
-
■虛構與現實
-
從語言問題看《四喜憂國》
-
《圍城之進出》的敘事策略
-
政治符號的虛假世界-讀李潼的《屏東姑丈》
-
懷舊-讀劉春城的《妹妹□著》
-
眷村的童騃時代-讀蘇偉貞的《離開同方》
-
正在消逝的頓成意象-張復小說集《高塔》序
-
歷史與銅像-讀張系國的《一羽毛》
-
五○年代台灣文學的鄉愁-讀齊邦媛的《千年之淚》
-
■女性與文學
-
政治性與性政治-讀梁寒衣的《赫!我是一條龍》
-
性史-論蘇童的《妻妾成群》
-
人人愛讀交代-讀王小波的《黃金時代》
-
迷失在女性主義的花園裏-讀李昂的《迷園》
-
女性關懷-讀商晚筠的《七色花水》
-
在歷史的漩渦中-讀蔡素芬的《白氏春秋》
-
在前衛中前進-讀邱妙津的《鬼的狂歡》
-
十年說愛-讀蘇偉貞的《過站不停》
-
■族裔+殖民+歷史
-
卡力班辯證法-讀田雅各的《最後的獵人》
-
原住民大撤退信吏-讀瓦歷斯•尤幹的《想念族人》
-
戰死,也是一種凱旋-讀《普普坦之猜想》
-
荒文野字-讀張貴興的《群象》
-
- 附綠:台灣的外國文學研究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