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一次沒有參加的座談會:郭松棻、李渝文藝評論集

出版日期
2025/06/01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4508068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 收錄郭松棻、李渝未集結出版的評論文章
本書輯錄郭松棻、李渝未結集的文論文章,寫作時間橫跨一九六〇到一九九〇年代,完整反映郭、李在社會運動與文學創作兩端出入往返的思辨軌跡。

〈一次沒有參加的座談會〉為郭松棻一篇未發表、未完成的手稿,為郭松棻對「何為文學」,又「文學何為」的現身說法。這篇文章交織對於一場座談會發言的設想與否想。在出席與缺席的辯難中,郭松棻娓娓道來一己難以/創作的始末,兼以藉由長短不一的段落,聊述本身投射在文業的隨想期許。
李渝文論的核心骨幹歷來是辯難文學與歷史,寫作和政治的不/可能對話。收錄本書的文章大都致力於彰顯遭受宏大敘述所壓制、所排除的抒情聲音。在李渝看來,面對外界紛至沓來的動亂,文學的姿態無他,無非是注目「間隔和空隙的時間」中,偶現的光影:「月光持續,文學就是持續。」
即使隨時可能遭遇書寫的背叛,文學對於郭松棻、李渝而言,興許還是反抗陳規,護持存有的「最後壁壘」。基於文字的磐石,寫作仍嚮往知音的閱讀;讀與寫推到極致,竟是「有痛苦,有高興,甚至只要認為對方是自己人,還可以掀起衣服讓他看看自己身上的瘡疤」般的生死與共。
  • 一、郭松棻篇
    • (一)手稿文獻
      • 一次沒有參加的座談會
      • 介紹《沸騰的群山》
    • (二)書刊文章
      • 荒謬論者:卡繆
      • 大臺北畫派一九六六秋展
      • 文學與風土病
      • 阿Q與革命
      • 談談臺灣的文學
      • 蓋世比:美國七十年代的英雄典型?
      • 喜劇.彼岸.理性
      • 一個創作的起點
      • 小說初讀九則
  • 二、李渝篇
    • 讓文學提昇政治.讓文學歸於文學:〈江行初雪〉不是政治宣言
    • 寫實主義和先進風格;從繪畫到文學──兩種筆法,兩種文字
    • 明燈
    • 索漠之旅
    • 月光傾向:有月光的三篇小說
  • 三、編者後記
    • 月印萬川──郭松棻的生命軌跡與創作心流/郭珠美
    • 一種線索/鍾秩維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