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詩經通釋〈上〉

出版日期
2010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5998561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書作者先從三百篇裡尋出許多的原理原則,然後再依據這些原理法則來一字一句解釋三百篇,最後才發現詩經三百零五篇是尹吉甫的作品,也是他的自傳,這一駭人聽聞的發現,使我們知道宣王三年到幽王七年這五十年間的史事。
  • 第一編 平陳與宋前後詩篇
    • 第一卷 平陳與宋時詩篇〈宣王三年〉
      • 一、擊鼓〈邶風〉
      • 二、清人〈鄭風〉
      • 三、東門之扮〈陳風〉
      • 四、椒聊〈唐風〉
      • 五、宛丘〈陳風〉
      • 六、君子陽陽〈王風〉
      • 七、東方之日〈齊風〉
      • 八、東門之池〈陳風〉
      • 九、澤陂〈陳風〉
      • 十、東門之陽〈陳風〉
      • 十一、野有蔓草〈鄭風〉
      • 十二、綢繆〈唐風〉
      • 十三、小星〈召南〉
      • 十四、出其東門〈鄭風〉
      • 十五、芣苡〈周南〉
      • 十六、采葛〈王風〉
      • 十七、子衿〈鄭風〉
      • 十八、靜女〈邶風〉
      • 十九、女曰雞鳴〈鄭風〉
      • 二十、野有死醫〈召南〉
      • 二十一、木瓜〈衛風〉
      • 二十二、兵中有麻〈王風〉
      • 二十三、防有鵲巢〈陳風〉
      • 二十四、終風〈邶風〉
      • 二十五、晨風〈秦風〉
      • 二十六、風雨〈鄭風〉
      • 二十七、有秋之杜〈唐風〉
      • 二十八、株林〈陳風〉
      • 二十九、大風〈王風〉
      • 三十、河廣〈衛風〉
      • 三十一、東門之墠〈衛風〉
      • 三十二、月出〈衛風〉
      • 三十三、式做〈衛風〉
    • 第二卷 平陳與宋勝利後詩篇〈宣王三年〉
      • 一、定之方中〈鄘風〉
      • 二、清廟〈周頌〉
      • 三、武〈周頌〉
    • 第三卷 平陳與宋前詩篇〈宣王二年〉
      • 一、簡兮〈邶風
      • 二、猗嗟〈齊風〉
      • 三、羔羊〈召南〉
      • 四、干旄〈鄘風〉
      • 五、羔裘〈鄭風〉
      • 六、駟驖〈秦風〉
      • 七、大叔于田〈鄭風〉
      • 八、叔于田〈鄭風〉
      • 九、盧令〈齊風〉
      • 十、淇奧〈衛風〉
      • 十一、鶴鳴〈小雅〉
      • 十二、兔置〈周南〉
      • 十三、采綠〈小雅〉
      • 十四、桑中〈鄘風〉
      • 十五、十畝之間〈魏風〉
      • 十六、蘀兮〈鄭風〉
      • 十七、采蘩〈召南〉
      • 十八、采蘋〈召南〉
      • 十九、東方未明〈齊風〉
  • 第二編 西迎韓侯與韓侯迎親詩篇〈宣王四年〉
    • 一、韓奕〈大雅〉
    • 二、關雎〈周南〉
    • 三、鵲巢〈召南〉
    • 四、桃夭〈周南〉
    • 五、狼跋〈幽風〉
    • 六、螽斯〈周南〉
    • 七、麟之趾〈周南〉
  • 第三編 西征玁狁時詩篇〈宣王五年〉
    • 一、六月〈小雅〉
    • 二、生民〈大雅〉
    • 三、思文〈周頌〉
    • 四、緜〈大雅〉
    • 五、皇矣〈大雅〉
    • 六、天作〈周頌〉
    • 七、公劉〈大雅〉
    • 八、鳧鷖〈大雅〉
    • 九、既醉〈大雅〉
    • 十、棫樸〈大雅〉
    • 十一、吉日〈小雅〉
    • 十二、潛〈思頌〉
    • 十三、騶虞〈召南〉
    • 十四、魚麗〈小雅〉
    • 十五、南有嘉魚〈小雅〉
    • 十六、瓠葉〈小雅〉
    • 十七、瞻彼洛矣〈小雅〉
    • 十八、鴛鴦〈小雅〉
  • 第四編 護送委積至謝城時詩篇〈宣王五年〉
    • 一、泰苗〈小雅〉
    • 二、無將大車〈小雅〉
    • 三、下泉〈曹風〉
    • 四、皇皇者華〈小雅〉
  • 第五編 與南仲在方山會師時詩篇〈宣王六年〉
    • 一、出車〈小雅〉
    • 二、草蟲
    • 三、頍弁
    • 四、凱風
    • 五、四牡
    • 六、鴇羽
    • 七、緜蠻
    • 八、甫田
  • 第六編 南征准夷時詩篇〈宣王六年〉
    • 一、江漢〈大雅〉
    • 二、終南〈秦風〉
    • 三、般
    • 四、賚
    • 五、旱麓
    • 六、樛木
    • 七、小毖
    • 八、閔予小子
    • 九、訪落
    • 十、敬之
    • 十一、鼓鐘
    • 十二、黃鳥
    • 十三、常武
  • 上冊補義
    • 一、詩經與樂經的關係
    • 二、我為什麼相信三百篇是尹吉甫一個人的作品
    • 三、尹吉甫的職務問題
    • 四、定星一名豕韋
    • 五、叔于田篇意義補充
    • 六、「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
    • 七、黃鳥篇非秦穆公時作品的另一證據
    • 八、學術進步由於方法的進步
    • 九、「詩經通釋」名稱的再解釋
  • 附錄一:毛詩篇次在此書中頁數
  • 附錄二:參考書目
  • 附錄三:小啟;敬悼李辰冬教授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