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書收錄於此書展...
如果你對生命、道德、苦難、公義等議題有困惑,我們希望與你一起思考美好人生與理想社會的圖像。
《字裏人間》的編纂目標很清晰:直接以東西方經典介入人文議題,透過研讀經典引發人們思考美好人生與理想社會的條件、規範和準則。「字裏」與「人間」的互動,表明當代的經典教育必然是一個文字與社群相互創造的過程。最理想的情況,是讀者能夠體驗到將經典與人文價值問題連結的問題意識,培育一種通古今、辨是非的能力,重新審視一己生命與時代關懷。
------------------
本書編者與作者皆是教育踐行者,深信通識教育實為開啟學生智性與心靈修養的一扇窗;藉分析經典文本的進路,探討自我意識、道德問題、信仰與苦難、社會制度等與幸福人生及美好社會有關的價值議題,務求讓讀者感受到經典閱讀與價值探究的緊密關係。
梁美儀,香港中文大學大學通識教育主任
大學應該是學者和學生聚集在一起學習的地方。作為社群中的一員,我們透過經典研讀,接受東西文化的薰陶,讓不同科系的學生作跨領域研討,建立共同的學習經驗,成為一個知性社群,願意認真討論公共議題。
張燦輝,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前系主任
《字裏人間》的編纂目標很清晰:直接以東西方經典介入人文議題,透過研讀經典引發人們思考美好人生與理想社會的條件、規範和準則。「字裏」與「人間」的互動,表明當代的經典教育必然是一個文字與社群相互創造的過程。最理想的情況,是讀者能夠體驗到將經典與人文價值問題連結的問題意識,培育一種通古今、辨是非的能力,重新審視一己生命與時代關懷。
------------------
本書編者與作者皆是教育踐行者,深信通識教育實為開啟學生智性與心靈修養的一扇窗;藉分析經典文本的進路,探討自我意識、道德問題、信仰與苦難、社會制度等與幸福人生及美好社會有關的價值議題,務求讓讀者感受到經典閱讀與價值探究的緊密關係。
梁美儀,香港中文大學大學通識教育主任
大學應該是學者和學生聚集在一起學習的地方。作為社群中的一員,我們透過經典研讀,接受東西文化的薰陶,讓不同科系的學生作跨領域研討,建立共同的學習經驗,成為一個知性社群,願意認真討論公共議題。
張燦輝,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前系主任
- 「通識教育叢書」總序
- 全球化中的經典閱讀—跨文化與跨學科對話的通識教育
- 編者的話
-
第一部分 綜論:人文經典教育
-
引言
-
人文經典教育與價值實踐
-
中介物與扣連—從文化研究看人文經典教育
-
動情的人文—論情感在人文教育中的作用
-
-
第二部分 自我問題
-
引言
-
讀柏拉圖《斐德羅》
-
《論語》的情感世界
-
逍遙:讀道家的《莊子》
-
-
第三部分 信仰與生命
-
引言
-
佛教對「盼望」的理解
-
從《約伯記》看生命的抗辯與安慰
-
《古蘭經》和平觀之再思—理念、德性培育與實踐限制
-
-
第四部分 社會與政治
-
引言
-
正當性的追尋—盧梭思想中的自由與平等
-
到海耶克之路—由古典政治經濟學到自由主義經濟學
-
喪失表達的對象—再釋馬克思的異化勞動
-
- 附錄:為通識教育尋找靈魂─訪問張燦輝教授
- 作者簡介
- 「通識教育叢書」編者跋
- 出版地 : 香港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