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 榮獲英國政治研究會麥肯齊圖書獎(W. J. M. Mackenzie Book Prize) ★
風靡歐美思想學界三十年
導讀西方政治思想史經典之大作
從霍布斯到馬克思的兩百餘年間,是西方政治思想成果最豐富的時期。本書系統地闡釋了這個時期最重要的一批思想家的政治思想,包括:湯瑪斯.霍布斯(Thomas Hobbes)、約翰.洛克(John Locke)、大衛.休謨(David Hume)、尚—雅克.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埃德蒙.柏克(Edmund Burke)、傑瑞米.邊沁、約翰.史都華.彌爾(John Stuart Mill)、黑格爾(G. W. F. Hegel)、卡爾.馬克思(Karl Marx),以及對《聯邦主義者》(The Federalist)文集的詳細解說。
《現代政治思想史》在內容選擇上回歸經典解讀傳統,但在對經典的詮釋中又揉合了脈絡分析方法,既以對經典文本的系統、精深、透徹和清晰的解讀為中心,同時又以廣博的學識為基礎,對這些文本的歷史背景進行了廣泛、深入而融會貫通的論述,因而能夠幫助讀者閱讀和消化艱澀的經典著作,特別是讓那些對複雜多面的歷史情境缺少專業研究的讀者,能在真實而具體的歷史架構下理解這些深奧的思想內涵。
蒙克力求剖析時代的焦點人物,並將主要思想家的觀點與政治史上的新潮流聯繫起來,梳理出西方近代政治思想史的理路,為廣大讀者增加了知識厚度。
書評讚譽
漢普歇爾—蒙克這部闡釋政治思想某些「經典」的導讀著作,堪稱典範、博學之精品。學生閱讀此書,定會掩卷拍案,領悟到這樣一部著作的分量所在。
——P. J. Kelly,《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專刊》
這部傑作值得受到學生歡迎,因為它已臻化境。
——Maurice Cranston,《泰晤士文學副刊》
風靡歐美思想學界三十年
導讀西方政治思想史經典之大作
從霍布斯到馬克思的兩百餘年間,是西方政治思想成果最豐富的時期。本書系統地闡釋了這個時期最重要的一批思想家的政治思想,包括:湯瑪斯.霍布斯(Thomas Hobbes)、約翰.洛克(John Locke)、大衛.休謨(David Hume)、尚—雅克.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埃德蒙.柏克(Edmund Burke)、傑瑞米.邊沁、約翰.史都華.彌爾(John Stuart Mill)、黑格爾(G. W. F. Hegel)、卡爾.馬克思(Karl Marx),以及對《聯邦主義者》(The Federalist)文集的詳細解說。
《現代政治思想史》在內容選擇上回歸經典解讀傳統,但在對經典的詮釋中又揉合了脈絡分析方法,既以對經典文本的系統、精深、透徹和清晰的解讀為中心,同時又以廣博的學識為基礎,對這些文本的歷史背景進行了廣泛、深入而融會貫通的論述,因而能夠幫助讀者閱讀和消化艱澀的經典著作,特別是讓那些對複雜多面的歷史情境缺少專業研究的讀者,能在真實而具體的歷史架構下理解這些深奧的思想內涵。
蒙克力求剖析時代的焦點人物,並將主要思想家的觀點與政治史上的新潮流聯繫起來,梳理出西方近代政治思想史的理路,為廣大讀者增加了知識厚度。
書評讚譽
漢普歇爾—蒙克這部闡釋政治思想某些「經典」的導讀著作,堪稱典範、博學之精品。學生閱讀此書,定會掩卷拍案,領悟到這樣一部著作的分量所在。
——P. J. Kelly,《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專刊》
這部傑作值得受到學生歡迎,因為它已臻化境。
——Maurice Cranston,《泰晤士文學副刊》
- 封面
- 書名頁
- 作者簡介
- 目次
-
導論
-
方法論
-
-
Chapter Ⅰ 湯瑪斯.霍布斯
-
一、導言
-
二、實體的本質和真正科學的方法
-
三、真正科學的本質
-
四、人的科學
-
五、人類的自然境況
-
六、自然法
-
七、國家的制度和本質
-
八、關於義務本質的論辯
-
注釋
-
-
Chapter Ⅱ 約翰.洛克
-
一、導言
-
二、洛克對菲爾默的回應:政治權利的基本假設
-
三、個人財產權的確立
-
四、區分父權與政治權力
-
五、合法國家的特徵:同意的作用
-
六、合法政體的結構:權力的限制
-
七、行使反抗權
-
注釋
-
-
Chapter Ⅲ 大衛.休謨
-
一、導言
-
二、休謨的方法論假設和理解的限度
-
三、道德的自然史
-
四、政府
-
五、政治經濟學
-
注釋
-
-
Chapter Ⅳ 尚–雅克.盧梭
-
一、導言
-
二、《論藝術與科學》
-
三、《論不平等的起源》
-
四、自由的可能性
-
五、《社會契約論》
-
注釋
-
-
Chapter Ⅴ 「普布利烏斯」:聯邦主義者
-
一、導言
-
二、《聯邦主義者》支持更緊密的聯合的理由
-
三、擴大的商業共和國
-
四、關鍵術語的定義
-
五、分權
-
六、結語
-
注釋
-
-
Chapter Ⅵ 埃德蒙.柏克
-
一、導言
-
二、柏克的《法國革命論》
-
三、革命國家的制度
-
四、埃德蒙.柏克:脈絡和綜述
-
注釋
-
-
Chapter Ⅶ 傑瑞米.邊沁
-
一、導言
-
二、批判的方法:《政府片論》
-
三、基本的前提:《道德與立法原理導論》
-
四、民主政府的功利主義類型:詹姆斯.彌爾的《論政府》與邊沁的《議會改革計畫》
-
注釋
-
-
Chapter Ⅷ 約翰.史都華.彌爾
-
一、導言:彌爾與功利主義
-
二、與功利主義相對立的智識影響
-
三、托克維爾和《論美國民主》與彌爾和英國民主
-
四、《邏輯學體系》中關於方法的討論:彌爾的原則和方法
-
五、對功利主義的修正
-
六、彌爾論自由
-
七、代議制政府
-
注釋
-
-
Chapter Ⅸ 黑格爾
-
一、導言:德國啟蒙運動和早期影響
-
二、抽象法
-
三、道德
-
四、倫理文化
-
五、倫理文化:市民社會
-
六、國家
-
七、作為自由史的世界歷史
-
注釋
-
-
Chapter Ⅹ 卡爾.馬克思
-
一、導言:早期生活及影響
-
二、對資本主義的首次批判:《巴黎手稿》和「異化勞動」
-
三、歷史與社會理論
-
四、社會理論的核心:理解馬克思的「指導性線索」——《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的話語
-
五、革命的策略與國家
-
六、《資本論》:對資本主義的經濟分析
-
注釋
-
- 致謝
- 譯者後記
- 參考文獻
- 版權頁
- 封底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