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離散時代的如水哲學:政治主體與國際主義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6/11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6269812387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這本書有點難,就像香港要走的路那麼難
香港離散時代的第一本政治哲學理論著作

離散概念史--> 香港特殊狀況-->未來解放的可能

團結作序
陳健民(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客座研究員)
葉浩(臺灣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系副教授)
羅永生(香港嶺南大學退休副教授)

鬥陣推薦
沐羽(作家)
何明修(臺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柳廣成(漫畫家)
陳宜中(中央研究院政治思想研究專題中心執行長)
陳清僑(文化研究學者)
陳慧(作家)
郭鳳儀(香港民主執行委員會執行總監)
黃照達(漫畫家)
黎恩灝(美國喬治城大學亞洲法中心研究員)
錢永祥(《思想》雜誌總編輯)
(姓氏筆劃序)

-------------

「當下離散時代,實是一重要歷史契機,迫使我們學習如何重寫歷史,重新敘述自己的來由,世界的來由。」

「若以香港為經緯之中心,離散至少從三方面,定義與主導著香港跟香港人的面貌。而這些面貌基本上徹底改造了香港作為香港,香港人作為香港人的意義,同時也反映了離散的世界性。」——李宇森

.梳理離散理論史,比較香港人離散形態與猶太人等之不同
.從離散理論看出香港身份的特殊性
.離散者不止等待救援的弱勢,反而是充滿動能的開放連結點
.提出離散社群應以「敘事」進行連結,重構記憶、身份與主體
.回應國際思潮當下熱話,加入生態主義思考
.本書旁徵博引,援引大量當代思潮理論,以離散之眼一一審視

-----------------------------

李宇森先生思考新穎深刻,整個架構和個別論證條理分明,卻又與現實緊密相連。這是一本值得細讀的重要哲學著作。
——錢永祥( 《思想》雜誌總編輯)

本書視離散為一種身份,討論「敘事」作為這身份形成的動態過程,但其終點並非本土主義所指向的國族的建構。李宇森認為港人既有祖先地域流動的歷史、又經過2019如水抗爭的洗禮,如果能夠順應世道,更新眼光看離散的身分,反而可為香港以至這個世代帶來未曾想像的貢獻。
——陳健民(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客座研究員)

李宇森認為,離散時代的來臨,認識敘事的重要性至為關鍵,因為敘事既可以被權力機關用以馴化人民,也可以被追求自主的抗爭者,用作為抵抗和實踐的工具。「香港」與「離散」之間並不陌生,不了解「離散」,亦不能了解「香港」。說好真正的「香港故事」本身就是一種邁向跨國敘事共同體的實踐。
——羅永生(香港嶺南大學退休副教授)

本書在政治寒冬之中不卑不亢,以理論勾勒願景來代替控訴,讓海外港人能在心繫家鄉的同時,也攜手其他的離散族群為世界生態及未來的春天盡一份心力,許是一種既能落實港人哲思,又不落入政權所擅於操弄的狹隘民族主義,反而真正能擁抱世界的廣闊胸襟。
——葉浩(臺灣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系副教授)



新帝國主義的全球反恐與地緣衝突,資本金融全球化的跨國掠奪,人類世下的世界性生態災難和環境巨變,都使得人口全球流動和離散,成為新時代的標記。本書作者為香港人,是在後2019的香港大離散時代思考相關主題,意圖透過理論梳理與現實分析,組織出一種離散者的政治主體論述,想像新的政治未來、解放與革命之可能。

作者認為離散非但不是主權秩序的邊緣人,反而是新的國際主義的動力,是後主權(post-sovereign)的革命想像主體。離散也可以成為新的政治形態,讓連結和支援跨越地域,讓身份能包容和體現多元,讓主權在民和命運自主能超越資產和國際法的限制,成為行星政治(planetary poliCcs)的基礎,關心不同的人、各樣物種和技術的結合網絡,重新思索權力和社會關係的連結和分配。如何政治化離散經驗和團結,連結國際女性主義(feminist internaConalism)和生態社會主義(eco-socialism),,乃是本書作者意圖論證的左翼出路和政治想像。
  • 封面
  • 作者簡介
  • 推薦序一
  • 推薦序二
  • 推薦序三
  • 獻辭
  • 鳴謝
  • 前言
  • 第一章 離散是我們的共同語言
    • 一、一種離散,各自表述
    • 二、猶太離散的多重解讀
    • 三、國族身份的同一與多元
    • 四、香港的離散,離散的世界
  • 第二章 人類世下的流離
    • 一、香港新離散潮與國際連結
    • 二、帝國、民族國家與離散
    • 三、人類世與新難民
    • 四、難民,或是歷史的新主人
  • 第三章 離散時代的敘事思考
    • 一、敘事作為政治思想的源起
    • 二、宏大敘事的沒落
    • 三、跳出新宏大敘事的困窘
  • 第四章 記憶、身份和主體性
    • 一、記憶與主體性的構成
    • 二、四層主體敘事觀
    • 三、敘事作為實踐
    • 四、敘事作為政治思想的基進性
    • 五、關係性本體與敘事(者)
  • 第五章 解殖與國際主義
    • 一、故事技術的馴養化
    • 二、如水的連結
    • 三、如水敘事與國際主義
    • 四、代表性、公共紐帶和民主
  • 第六章 如水的離散政治
    • 一、何謂如水
    • 二、身份記憶塑造
    • 三、解殖的跨地域支援
    • 四、生態公義與新世界誕生
    • 五、離散時代 如水希望
  • 版權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