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解释一词即作一部文化史

出版日期
2021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7208168206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近代中国人虽然从明治新汉语接受了大量新名词,可是遇到西文概念或是论及所指事物,还是不由自主地会自行重新上溯古代典籍,望文生义、格义附会。而且在解读新名词之时,往往不仅是比较西文原词,将新名词看作一个整体对应,而是分别从汉字组合各自的字义来理解词义。如此一来,同一汉语新名词在东文和中文语境中呈现不同形态,进而产生了许多彼此无法交集的歧义。不以名词勾勒历史,而是研究历史以把握概念,才有望臻于解释一词即作一部文化史的境界。
  • 封面页
  • 书名页
  • 版权页
  • 目录
  • 总说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观念与取向
    • 第三节 做法与释疑
  • 分说:解释一词即作一部文化史
  • 第一章 近代中国“科学”观念的生成与歧变
    • 第一节 “科学”入华
    • 第二节 中国“科学”的生成
    • 第三节 救亡语境下的“科学”限度
    • 第四节 革命立宪论争下的常识之“科学”
    • 结语
  • 第二章 清季外官改制的“地方”困扰
    • 第一节 “中央”“地方”与内外官的不对称
    • 第二节 外官改制的“地方”考量
    • 第三节 改制症结:直省归属的凸显
    • 第四节 化解之道:集权与分权的抉择
    • 第五节 预备立宪的“地方”困扰
    • 第六节 督抚去留的权衡
    • 第七节 第二次外官制讨论
    • 第八节 制度变动与利益调整
    • 结语
  • 第三章 虚实互用:洋务时期的“天下”“地球”与“世界”
    • 第一节 旧词新意:“天下”与“世界”的转换
    • 第二节 新词为媒:“地球”与“世界”的衔接
    • 第三节 新旧杂陈:眼光向外与置身局外
    • 结语
  • 第四章 清末“国体”“政体”纠葛的缘起
    • 第一节 相互独立的“国体”“政体”
    • 第二节 东学笼罩下“国体”“政体”的勾连缠绕
    • 第三节 “国体”“政体”的混用与多歧
    • 结语
  • 第五章 晚清“美术”概念的输入及衍化
    • 第一节 “美术”与“雅艺”并存
    • 第二节 形而下的“美术”
    • 第三节 形而上的“美术”
    • 结语
  • 征引文献
  • 出版地 中國大陸
  • 語言 簡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