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跨國交織下的帝國命運:近代史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04/01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0872521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從強盛到巔危的最後一個皇朝
從帝制走向現代國家,
進入世界秩序的嬗變和過程。


晚清帝國自鴉片戰爭以後一連串的戰事和條約,在國共兩黨各自表述的「革命史觀」主流論述中,長期予人「軟弱無能」、「貪汙腐敗」、「保守固拒」、「用人不當」等等負面刻板印象。更由於外交上的一再失利,使得晚清帝國又被視為近代中國簽訂不平等條約「喪權辱國」的始作俑者。
但這一時期的歷史現象極其複雜。在鴉片戰爭爆發之際,大清帝國尚未衰敗或失控,只是逐漸深化的內外危機,幾乎同時撲來。儘管如此,清帝國政權仍勉強持續了五十年之久,直到甲午戰爭敗給明治維新後的日本,始感受到國祚之衰頹。
本書打破國族敘述的框架和單一敘事,採取國際史與全球史的視角,深入近代中國的國際性質,及其與世界的交往。書寫上,跳脫傳統的編年歷史,並找出影響清末發展的重大事件,以專題分析的方式,為這段歷史賦予新的解釋。同時回到晚清時空,拋除單純的道德褒貶,以其時人之行為、動機、處境和結局,來評價其歷史定位。



▍【聯經中國史】簡介
 聯經出版公司五十週年鉅獻
 戰後臺灣中國歷史研究的總整理
 亞洲視野,國際視角,全新解讀
 終於,我們有一套新的中國通史


過去幾十年,臺灣的歷史學者們在中國歷史和文化的研究領域取得了許多嶄新成果。對於這些學術成果的積累,我們認為有必要展開一項全面的整理工作,因此有了「聯經中國史」的出版計劃。
這套書有以下幾項特點:
第一、寫作對象是對中國歷史有興趣的一般讀者與學生,因此採用敘事性的手法,而非僅僅純粹的史學論述或理論解釋。
第二、融入最新的研究成果,呈現新的視角,讓讀者對中國的歷史與文化有新的瞭解與認識。
第三、敘述的重心放在社會經濟、日常生活與文化發展,減少對宮廷政治的詳細描述。
第四、不再將漢族或漢字視為中國歷史的唯一中心,更加強調自古至今中國歷史與周邊不同族群的互動和交融。
第五、強調中國歷史與亞洲和世界的緊密聯繫,從更廣大的視野中突顯中國歷史的特色。
  • 封面
  • 書名頁
  • 作者簡介
  • 總序
  • 目次
  • 導言
    • 一、中國進入近代世界秩序的特殊性
    • 二、中國化(internalization)和國際化(internationalization)
  • 第一章 鴉片戰爭——各自榮耀偉大帝國的抉擇
    • 一、朝貢貿易與廣州貿易體制
    • 二、不可避免之戰
  • 第二章 內外躁動——英法聯軍與太平天國
    • 一、英法聯軍之役
    • 二、太平天國——具內戰性質的動亂
  • 第三章 試煉中的帝國——自強運動
    • 一、大膽嘗試的自強方案
    • 二、現代化海陸軍和官督商辦企業
  • 第四章 邁入國際大家庭——國際法與多樣化國際組織
    • 一、國際法的引進和實踐
    • 二、文化藝術等國際組織之初體驗
  • 第五章 衰頹的帝國——周邊關係與列強競逐
    • 一、周邊和區域關係的瓦解
    • 二、東亞新秩序的重構
  • 第六章 清帝國的落幕——立憲與革命
    • 一、變法之殤與國祚維繫
    • 二、辛亥革命與大妥協
  • 第七章 商人、企業和經貿活動
    • 一、中西共生下的商業關係
    • 二、制度、條約與市場
  • 第八章 社會變遷與城市生活
    • 一、社會變遷
    • 二、現代城市與新異事物
  • 結語——晚清帝國的歷史遺緒
  • 後記
  • 參考書目
  • 版權頁
  • 封底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