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今天以前的一切都是历史,因而历史本不分科,况且中国治学讲究贯通,素来不重分科。可是今日的史学,无非分科的学史和分科的历史两种,前者为用各个学科现在的形态追述出来的学科发展史,后者为用不同学科的方法眼界研治的一般或分门别类的历史。其共同性则是以后出外来的观念系统重新组装历史。恰当把握一般倒述的分科之学史、近代以来学科发生演化的分科史,以及面向未来的分科之学三者的联系分别,才能掌握关键,沟通而不附会。
- 封面页
- 书名页
- 版权信息
- 目录
-
总说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观念与取向
-
第三节 做法与释疑
-
- 分说:分科的学史与分科的历史
-
第一章 近代中国“文学”源流(1819—1876)
-
第一节 西人来华与“文学”变义
-
第二节 中外见闻中的“文学”
-
第三节 “采西学”议论中的“文学”
-
结语
-
-
第二章 清季学制改革与经学
-
第一节 经学进入学堂
-
第二节 经学进入学制的考量
-
第三节 学制颁布与经学分科
-
第四节 对于“经学分科”的反应与评议
-
结语
-
-
第三章 中国考古学的形成
-
第一节 中国上古史的真相
-
第二节 信史与“文”“物”
-
第三节 考古学的专门化
-
-
第四章 “中国哲学”探源
-
第一节 “东洋哲学”与“支那哲学”
-
第二节 泰西哲学与中国固有学问
-
第三节 “中国哲学”的取向
-
结语
-
-
第五章 中国现代政治学的建立:北京大学政治学科的早期历史
-
第一节 议设京师大学堂:立学宗旨与教学分科
-
第二节 法政科大学的规划及设立
-
第三节 法科改革及其学术化转向
-
第四节 现代政治学科的建立
-
结语
-
-
第六章 中国地学会与科学地理的构建(1909—1911)
-
第一节 兴调查植根基
-
第二节 引入东西洋学理
-
第三节 洋为中用
-
第四节 以西学地理系统条理中学
-
结语
-
-
第七章 中国“文化学”的学科构建
-
第一节 文化、文明与文化史、文明史
-
第二节 启动与倡导:进入学人视野的新领域
-
第三节 文化论战对“文化学”的激励
-
第四节 建构学科:课程、理论体系与学术共同体
-
结语 从文化自觉到知识“自觉”
-
-
第八章 近代学术的转承与分合:中山大学人文学科的设置及取向(1926—1949)
-
第一节 从国学到史学
-
第二节 经史致用
-
第三节 从民俗学到人类学
-
结语
-
- 征引文献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