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生活于趣味

出版日期
2013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7301216774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梁启超认为“生活的原动力”就来自于趣味,合理而自然的人生状态就是趣味的状态。本书精选他关于趣味的人生与艺术思想相关论述,主要集中于20世纪20年代《“知不可而为”主义与“为而不有”主义》、《趣味教育与教育趣味》、《美术与生活》、《美术与科学》、《学问之趣味》、《为学与做人》、《敬业与乐业》、《人生观与科学》、《知命与努力》、《晚清两大家诗钞题辞》等专题论文、演讲稿以及给家人的书信,充满思想的魅力和生活的智慧,读来令人有通达、愉悦之感。
  • 版权信息
  • 目录
  • 美学的散步(代总序)
  • 编者前记
  • 第一编 含英咀华
    • 情圣杜甫
    • 屈原研究
    • 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节选)
    • 中国之美文及其历史(节选)
    • 翻译文学与佛典(节选)
    • 《晚清两大家诗钞》题辞
    • 美术与科学
    • 美术与生活
    • 书法在美术上的价值
    • 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
    • 译印政治小说序
    • 作文教学法(节选)
  • 第二编 趣味人生
    • 趣味教育与教育趣味
    • 学问之趣味
    • “知不可而为”主义与“为而不有”主义
    • 人生目的何在
    • 最苦与最乐
    • 敬业与乐业
    • 人生观与科学——对于张、丁论战的批评
    • 科学精神与东西文化
    • 什么是文化
    • 惟心
    • 知命尽性(六月二十一日在孔教会讲演)
    • 《曾文正公嘉言钞》序
    • 欧游心影录(节选)
    • 东南大学课毕告别辞
    • 在蔡松坡先生追悼会场演说词
    • 在陈师曾追悼会之演说
  • 第三编 燕语呢喃
    • 致李蕙仙书(1898年9月23日)
    • 致梁思顺书(1922年11月26—29日)
    • 致梁思成书(1923年7月26日)
    • 致孩子们书(1925年7月10日)
    • 致梁思成书(1925年12月27日)
    • 致孩子们书(1926年10月4日)
    • 致孩子们书(1927年2月16日)
    • 致孩子们书(1927年5月5日)
    • 致梁思顺书(1927年5月13日)
    • 致孩子们书(1927年5月26日)
    • 给孩子们书(1927年8月29日)
    • 致梁思成、林徽音书(1928年4月26日)
    • 致梁思顺书(1928年5月13日)
    • 致梁思成、林徽音书(1928年5月14日)
  • 第四编 吟咏情性
    • 寄内四首
    • 去国行
    • 读陆放翁集(四首)
    • 壮别二十六首
    • 太平洋遇雨
    • 赠别郑秋蕃,兼谢惠画
    • 广诗中八贤歌(八首)
    • 铁血
    • 澳亚归舟杂兴(四首)
    • 自励二首
    • 志未酬
    • 举国皆我敌
    • 二十世纪太平洋歌
    • 秋夜
    • 爱国歌四章
    • 台湾竹枝词(十首)
    • 水调歌头
    • 满江红·赠魏二
    • 菩萨曼
    • 如梦令
    • 洞仙歌·中秋寄内
    • 长亭怨慢
    • 蝶恋花·感春(游台湾作)
    • 虞美人·自题小影寄思顺
    • 好事近·代思礼题小影寄思顺
  • 出版地 中國大陸
  • 語言 簡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