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美學修煉:看見不一樣的世界,美學博士CEO教你打開視角拓展審美力

出版日期
2025/01/17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6264190060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書收錄於此書展...

深入淺出、簡明好懂


橫跨古今、涵蓋層面最廣的美學入門書!


解鎖單向思維,打開心靈之窗,


看見美感無處不在,透過有意識的美學修煉,你將眼睛一亮,


看見更加寬廣有趣、繽紛多彩的人生風景。


★★★★★各界美力好評


本書是給企業人士接近藝術及美學的扎實工具書,論點精闢、連結人生,又兼具學理,可說是少見的美學入門好書。


——吳東亮(中華民國工商協進會理事長、台新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盤龍透過他深具特色的CEO式分析與策略化,將冗長繁複的美學理論,歸納出提綱挈領的重點,這正是這本推動大眾與生活美學的指引工具書,最為與眾不同之處。


——沈昭良(華梵大學攝影與VR設計系教授,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第九、十屆董事)


盤龍兄在書中遍舉從古到今十七位各學派的美學思想家,並遍數希臘、羅馬、文藝復興到當代的藝術風格與理論,濃縮整部西方藝術發展史,可謂深入淺出、鞭辟入裡,其用心之誠與用功之深,令人佩服!


——許宗煒(比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資深藝術收藏家)


盤龍歷來的謙遜、努力、自我要求與規訓所凝聚而成的善美之道,近乎就是他的人生價值寫照。如今,他試著以此為基調,分享他如何直面生命、進入生活的知識備忘實錄,這樣的實踐可謂美學世界新增的獨特典範。


——陳愷璜(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校長)


在這個資訊爆炸、生活繁忙的數位時代,面對單調、重複的日常毎一天,


該如何活出鮮活自在的充實生命?


兼具創業家與創作者雙重身分的盤龍,以他幾十年來身體力行的美學實踐,述說如何透過有意識的美學修煉,幫自己打開人生之窗,看見不一樣的生命風景,為自己的身心靈注入美的能量,活出更有深度、更加豐盈的人生。


★★★★★「美學實踐三步驟」——美學不難,只要透過以下三步驟,就能輕鬆跟著盤龍老師一起進行美學修煉:


★步驟1:想一下——


讓十七位西方重量級美學思想巨擘教你打破單向思維,認識美學的多元哲思。


★步驟2:看一下——


透過美術館體驗和對西方藝術理論的鳥瞰,幫你的藝術知識快速充電,藝術作品原來這麼好懂!


★步驟3:按一下——


數位時代中的生活美學和大眾美學都是你我的日常,學習成為美學的實踐者,拿回思考與美感的主控權。


透過美學修煉,讓美感進入生命,成為內在養分與助力,幫助讀者在思考和五感的深度與廣度上,都能快速升級,不卡關。

  • 推薦序:接觸藝術、修煉美學,啟動自我修復能力
  • 推薦序:一位信任藝術,兼具社會關懷與執行力的CEO
  • 推薦序:美的追求是一道光
  • 推薦序:身體力行的美學實踐者
  • 自序:有獨立的審美能力,不再人云亦云
  • 【前言:美學和你想的不一樣】
  • 美學無所不在
  • 修煉美學,讓生命更有深度
  • 【PART I 想一下──認識十七位思想巨擘的多元美學觀,打開心靈之窗】
    • /Chapter 1/為什麼要認識「美學」?
      • 以攝影創作為起點,深入背後的深層美學思維
      • 「美學」和「藝術」的區別
    • /Chapter 2/打開心靈視角的重要美學著作
      • 悲劇的淨化與昇華──亞里士多德《詩學》
      • 美感的判斷與層次──康德《判斷力批判》
      • 以感性形式體現美的內在精神──黑格爾《美學講演錄》
      • 藝術是直覺與表現的統一──克羅齊《美學作為表現科學與一般語言學》
      • 創造性不是藝術家專屬──杜威《藝術即經驗》
      • 美與真理的相互辯證──阿多諾《美學理論》
      • 趨向多元化和精英化的當代藝術──亞瑟.丹托《藝術的終結》
      • 找回對作品的直感和體驗──蘇珊.桑塔格《反對解釋》
    • /Chapter 3/反映多元面向的重要美學觀點
      • 美與善比翼並行──柏拉圖的美學
      • 美感是可以培養的──休謨的美學
      • 美來自規律、平衡與和諧──孟德斯鳩的美學
      • 真正的美學體驗來自無欲無求──叔本華的美學
      • 聆聽內在聲音、勇於追求我實現──愛默生的超驗主義
      • 擁抱痛苦,綻放藝術,成為超人──尼采的美學
      • 美是觀者詮釋的共鳴──伽達默爾的詮釋學美學
      • 「有意味的形式」能激發審美情感──克萊夫.貝爾的美學
      • 藝術是由藝術界認可的產物──喬治.迪基的藝術制度理論
  • 【PART II 看一下──吸收藝術場域的美學底蘊】
    • /Chapter 4/從美術館場域汲取生命養分
      • 以咖啡廳作為起點的美術館之旅
      • 我和MoMA的不解之緣
      • 藝術的觀看並沒有單一答案
    • /Chapter 5/西方重要藝術風格與特色
      • 史前時代到中世紀藝術
      • 文藝復興到後印象派
      • 象徵主義到當代藝術
    • /Chapter 6/改變人們觀看方式的近代藝術理論
      • 心理分析
      • 形式主義
      • 表現主義
      • 社會批判理論
      • 現象學
      • 符號學
      • 結構主義
      • 後現代主義
      • 解構主義
      • 生態美學
      • 互動美學
      • 記憶理論
  • 【PART III 按一下──攝影和數位時代的美學實踐】
    • /Chapter 7/從數位相機開始的美學之旅
      • 數位攝影是我的「傳送門」
      • 攝影創作與美學思考相輔相成
    • /Chapter 8/「生活美學」與「大眾美學」
      • 生活美學
      • 大眾美學
    • /Chapter 9/當代攝影美學的審美理論
      • 決定性瞬間
      • 構圖理論
      • 觀念攝影
      • 生態攝影
      • 社會紀實攝影
      • 敘事攝影
      • 主觀攝影
      • 政治攝影
      • 身分攝影
    • /Chapter 10/從「美顏相機」看大眾美學與心理學
      • 結合高科技和社會文化理論的美學考量
      • 「美顏相機」的美學原理
      • 「美顏相機」的社會化功能
      • 「美顏相機」的自我感覺良好策略
  • 【後記:以推廣美學為己任,開啟美好學習循環】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