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詞彙之旅

出版日期
2017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0919615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對外華語文教學研究叢書Teaching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Series」
策劃:董鵬程先生/世界華語文教育學會祕書長
主編:柯華葳教授/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所長

◎全球華語文教師的最佳指導書
本叢書集結台灣數十位優秀華語文學者專家費時二年完成,充分展現台灣優質華語文教學實力。編選主題涵蓋華語研究和實務教學,其中有以議題為軸的如華語語音教學、教材分級考量、華語評量以及整合各層面為經緯的教科書如華語文的教與學、兒童華語教學、漢語閱讀的心理與教學等,是一套系統而完備的華語文教學研究最佳叢書。

詞彙之旅(新修訂版)
本書可以提供三個領域作為教科書或參考書:華文教學、詞彙學、訓詁學。作者針對1999年《漢語詞彙學》重新修訂增補。本書重點放在詞義問題,除詞彙的描寫介紹,也兼顧了漢語詞彙史,又專章討論了詞彙與文化的問題。每章章末並提供「問題與思考」,引領讀者深入探討。
  • 推薦序 曾志朗
  • 叢書序之一—緣起 董鵬程
  • 叢書序之二—編者序 柯華葳
  • 自序
  • 新修訂版序
  • 目次
  • 第一章 中文詞彙的構造方式
    • 第一節 意義造詞
    • 第二節 聲音造詞
    • 第三節 詞綴造詞
    • 第四節 重疊造詞
    • 第五節 節縮造詞
    • 問題與思考
  • 第二章 共同語的詞彙
    • 第一節 國語詞彙的形成與發展
    • 第二節 歷史上的共同語
    • 第三節 共同語的三個特性
    • 問題與思考
  • 第三章 詞彙的家族—同源詞
    • 第一節 詞彙是怎麼產生的
    • 第二節 幾個同源詞的家族
    • 問題與思考
  • 第四章 歷史上的詞彙寶藏
    • 第一節 最早介紹詞義的專書—《爾雅》和《廣雅》
    • 第二節 古代方言詞彙的紀錄—揚雄《方言》
    • 第三節 開啟詞彙命名的奧祕—劉熙《釋名》
    • 第四節 古代地層中的詞彙化石
    • 第五節 清代的詞彙專著
    • 問題與思考
  • 第五章 如何探索詞彙的意義?
    • 第一節 從動態中看詞義
    • 第二節 傳統的詞義系統—本義、引申、假借
    • 第三節 同形詞和異形詞
    • 第四節 詞義的模糊性
    • 第五節 詞彙的陷阱
    • 問題與思考
  • 第六章 意義元素的分析
    • 第一節 把意義分析成最小的單位
    • 第二節 義素分析運用在教學中
    • 第三節 義素分析有助詞義的了解
    • 第四節 用義素來分析古代漢語
    • 第五節 詞義變遷中的義位填補現象
    • 問題與思考
  • 第七章 詞彙與文化
    • 第一節 詞彙是文化的反映
    • 第二節 文化意義濃厚的親屬詞與稱謂詞
    • 第三節 飲食文化反映的詞彙
    • 第四節 動物詞彙反映的文化內涵
    • 第五節 避諱文化所反映的委婉詞語
    • 第六節 宗教文化衍生的詞彙
    • 第七節 數詞表達的文化涵義
    • 問題與思考
  • 第八章 社會上不斷湧出的新生詞語
    • 第一節 新詞語研究的意義價值
    • 第二節 創造力豐富的新新人類
    • 第三節 臺灣的新詞發展
    • 問題與思考
  • 第九章 兩岸詞彙的比較
    • 第一節 兩岸詞彙比較的意義
    • 第二節 軀殼相同靈魂有別的詞彙
    • 第三節 兩岸同義詞的對比
    • 第四節 兩岸詞彙的社會背景
    • 第五節 兩岸不同的詞綴
    • 第六節 大陸新詞產生的途徑
    • 問題與思考
  • 參考文獻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