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書以郊、社、宗廟等三者祭祀議論為主要探討範圍。由於祭祀議論的癥結源自先秦,兩漢又沒有妥當面對處理,所以勢必結合出土文獻及傳述史料,從歷史源流來審視,始能折衷,也唯有如此才不至於被禮書中此出彼入的說法所困,或陷於黨鄭、黨王或者妄加調停的窠臼裡,卻可顧及禮制付諸實踐的狀況,以觀察經、史之間的距離,與儒門在吉禮祀議方面的影響究竟達到什麼程度,藉此得以擺落了鄭玄禮學權威的羈絆,清晰地疏理了六朝官方吉禮祀議及施行之源流,並解決了千載以降經學界爭論不休的郊/丘、社/后土、禘/祫等重大議題。
- 第一章 序論
-
第二章 郊祀
-
第一節 儒門經、傳中的郊、禘
-
第二節 鄭、王對於郊、禘說建構之異同
-
第三節 對於郊、禘課題相關經、傳文字的解釋
-
第四節 兩漢、六朝郊祀之實況
-
附 錄
-
附件一:兩漢郊祀異動表
-
附件二:六朝郊、丘分合表
-
附件三:兩漢諸帝郊祀表
-
附件四:六朝昊天上帝與五帝中的感生帝祭祀次數比較表
-
-
-
第三章 社祭
-
第一節 出土文獻與儒門經、傳中的社
-
第二節 鄭、王對於社祭建構之異同
-
第三節 天子社數
-
-
第四章 廟享
-
第一節 天子廟廟數議
-
第二節 天子廟昭穆議
-
第三節 禘與祫
-
-
第五章 與官方吉禮祭祀相關的特殊課題
-
第一節 天子后、妃神主入廟配食
-
第二節 諸侯廟
-
第三節 從血祭到蔬供
-
- 第六章 結 論
- 參考文獻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