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文以六朝「自然山水觀」作為環境美學的典型來考察,就像絕大多數的環境美學所欲解決的問題,最終都牽涉到美學基礎理論的變革一樣,將觸及對美、審美經驗與審美意識等美學問題的重新思考。六朝自然審美的發展即具備這些面向,諸如自然山水審美過程展現出物象真實本性不在物外,而是通過自身而顯現;不是觀賞者將萬物擬人化而賦予對象以生命,而是以全部的身心來感受自然萬象的生命與宇宙人生的妙趣,讓存在的意義自由自在地呈現。從這種思考脈絡來看,自然山水觀看似一套藝術創造的思想理論,其實隱含著現代環境美學對自然審美意識的哲學思想。將這種具體的生活美學為中介,與當代環境美學會通,是西方環境倫理所欲彰顯的環境保護促動力的根源,也是當代環境美學所欲探究的本質問題。
- 蕭 序
- 自 序
-
第一章 緒 論
-
前 言
-
一、研究動機與學術目的
-
二、研究主題文獻回顧與評述
-
三、研究方法與詮釋參考系
-
-
第二章 六朝對自然山水的環境觀照
-
一、魏晉六朝對「自然」之詮釋
-
二、六朝「自然山水觀」的審美實踐
-
三、以突現理論詮釋「自然山水觀」的思潮
-
-
第三章 「自然山水觀」與「環境美學」析論
-
一、六朝自然山水的審美觀
-
二、西方環境美學的審美意識
-
三、自然山水觀與環境美學的審美主體性
-
四、自然山水觀與環境美學的審美意向性
-
五、自然山水觀與環境美學的審美經驗論
-
-
第四章 自然山水觀與現代環境美學的會通
-
一、突現性自然山水觀與環境美學
-
二、自然山水觀的環境美學
-
三、自然山水觀的環境倫理
-
-
第五章 結 論
-
一、西方環境美學的困境
-
二、「自然山水觀」的現代性
-
- 參考書目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