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魏晉南北朝文化史
- 代序
-
第一章 魏晉南北朝時代天人關係的顛倒
-
第一節 皇權的低落與非神聖化
-
第二節 人的發現與對人才的空前重視
-
-
第二章 魏晉南北朝時期哲學與政治思想的發展
-
第一節 三國時期天(神)人合一與獨尊儒術思想的衰微
-
第二節 魏晉玄學的分派(何晏、王弼與竹林七賢)
-
第三節 反對封建君主專制主義的思想閃光(嵇康、鮑敬言與陶潛)
-
第四節 在反對神不滅論的鬥爭中發展起來的神滅論與物種變異學說(陶潛、何承天、范縝、劉峻、邢邵)
-
-
第三章 魏晉南北朝時期社會組織與經濟思想的變化發展
-
第一節 大家族制度的消亡及其影響
-
第二節 「王者之法不得制人之私」與「不患寡而患不均」
-
第三節 重農抑商思想的退隱與商品經濟的發展
-
-
第四章 儒教動搖下風俗的變化
-
第一節 對禮法的否定與對人性的追求(名士風流與女性的相對解放)
-
第二節 婚嫁的相對自由
-
(一)擇偶的相對自由
-
(二)「婚宦失類」與買賣婚姻
-
(三)內婚與早婚
-
(四)離異與改嫁
-
(五)北朝婚姻的特點
-
-
第三節 文人集會活動的產生與發展
-
(一)鄴宮西園之會
-
(二)西晉「二十四友」與金谷之會
-
(三)東晉蘭亭之會與曲水詩
-
(四)烏衣之遊與謝靈運四友
-
(五)鵝籠山西邸之會與竟陵八友
-
-
-
第五章 魏晉南北朝時代文學的蓬勃發展(一)
-
第一節 建安時代文學的振興
-
(一)鄴城建安文壇的形成
-
(二)建安文學的現實主義精神(釋建安風力)
-
(三)談〈孔雀東南飛〉
-
-
第二節 魏末晉初文學的演進
-
(一)正始文學
-
(二)太康文學
-
-
-
第六章 魏晉南北朝時代文學的蓬勃發展(二)
-
第一節 晉宋之際五言詩的完全成熟
-
第二節 南朝四聲與近體詩文的創立
-
(一)永明體與四聲
-
(二)徐庾體與宮體
-
(三)陰何體
-
(四)四六文
-
(五)吳均體
-
-
第三節 南北朝樂府詩歌的新發展
-
(一)南朝樂府民歌
-
(二)北朝樂府民歌(談〈木蘭詩〉產生的時代)
-
-
第四節 選體與文學理論
-
-
第七章 魏晉南北朝時期藝術的發展(一)
-
第一節 銅雀三調與民謠國俗清商樂的崛(北朝音樂附)
-
第二節 舞曲與舞蹈的新發展
-
第三節 爭豔門奇的雜伎藝
-
-
第八章 魏晉南北朝時期藝術的發展(二)
-
第一節 書法藝術的歷史地位
-
第二節 繪畫藝術的長足發展
-
第三節 佛教造像藝術的勃興
-
-
第九章 史學文獻的蓬勃發展
-
第一節 魏晉南北朝史學得到長足發展的原因
-
(一)經學的急劇衰落
-
(二)史官的「失其常守」
-
(三)歷史學與歷史學家之被重視
-
-
第二節 同-史學領域內著述的層出不窮
-
第三節 新部門、新體制史學著作的紛紛湧現
-
(一)少數民族史
-
(二)典章制度史
-
(三)傳記史學與郡國之書(地方志)
-
(四)輿地之學
-
(五)氏姓之書
-
(六)簿錄之學(目錄學)
-
(七)起居注
-
(八)雜史
-
(九)考古與文物
-
-
-
第十章 魏晉南北朝時期科學技術的發展及其命運
-
第一節 天文曆法與數學
-
第二節 醫學與保健
-
第三節 機械學及其應用
-
第四節 農業與手工業技術的提高
-
(一)農業技術與《齊民要衛》
-
(二)蠶桑與紡織技術
-
(三)造紙業的普遍與造紙技術的進步
-
(四)冶煉技術的提高
-
-
-
第十一章 我國道教的產生與發展
-
第一節 道教的創始及其教義
-
第二節 道教的傳播與異端的產生
-
第三節 道教的改革與道經的整理
-
(一)適應士族需要的東晉葛洪的改
-
(二)在佛教影響下寇謙之對道教的改革(正一教)
-
(三)陸修靜、陶弘景在道經整理上與道教發展上的功續
-
-
-
第十二章 佛教的勃興與彌勒異端的產生
-
第一節 佛教內典經、論、律三藏的東傳
-
第二節 南朝佛教理論的發展與佛教地位的確立
-
第三節 北朝佛教的僵化與彌勒異端的興起
-
-
第十三章 少數民族與外籍人士在魏晉南北朝文化發展史上的功績
-
第一節 少數民族文明程度的提高及其在文化上作出的成績
-
(一)接受先進文化,提高民族文明
-
(二)文化發展道路上的生力軍
-
-
第二節 影響我國最深的外來文化―天竺佛教文化的進入
-
(一)鳩摩羅什與長安譯經
-
(二)曇無讖、浮陀跋摩與姑臧譯經
-
(三)名僧游建康,鬥場譯經書
-
(四)北方佛教的重振與洛陽譯經
-
(五)眞諦與廣州譯經
-
-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