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晉朝權謀錄─北伐夢與淝水劫:南北決戰×內憂外患……東晉與前秦的興亡抉擇,割據時代的悲劇性結局
帝國夢碎──北伐失利與南征敗局從桓溫北伐到淝水決戰,東晉與前秦在權力爭奪下的悲壯史篇 ▎桓溫的雄心與失敗桓溫,東晉時代的野心家與政治強人,曾三度發動北伐,意圖收復中原,恢復漢室山河。然而,他的每一次北伐都因誤判局勢或戰略失誤而以失敗告終。初次北伐,他率軍擊敗前秦與其他割據勢力,展現出東晉振興的曙光;但在關鍵時刻,錯失機會,功敗垂成。再度北伐,他兵臨城下,卻因內外壓力無法徹底取勝。北伐失利後,桓溫將精力轉向內部,他以強硬手段清除異己,試圖掌控朝廷,最終企圖逼迫司馬氏禪讓皇位。然而,謝安及其他忠於晉室的大臣聯手抵制,使桓溫的政治圖謀無法實現,最終抱憾而終,結束了他的輝煌與爭議並存的一生。 ▎苻堅與北方的一統與桓溫並存於世的,是北方雄主苻堅。他在王猛的輔佐下,發動政變登基前秦皇帝,展開一場波瀾壯闊的北方統一戰爭。苻堅以卓越的戰略眼光與王猛的謀略,滅前燕、平代國,結束了北方多年的分裂局面。王猛的去世,雖為前秦留下了難以彌補的空白,但苻堅仍不自滿,對南方的東晉展現出強烈的征服欲望。他以「統一天下」為目標,試圖完成一場席捲南北的偉業。然而,苻堅的權力巔峰之路,亦隱藏著失敗的伏筆。他對內部矛盾的忽視以及對南方戰爭的過於自信,最終成為其帝國崩塌的導火線。 ▎淝水之戰的驚世逆轉苻堅於西元383年發動南征,以統一天下為名,親率數十萬大軍進逼淝水,氣勢浩大,意圖徹底滅亡東晉。然而,在這場舉世矚目的戰役中,東晉以謝安、謝玄為首的文臣武將,冷靜應對,運用戰略智慧巧妙化解前秦軍的優勢。謝玄指揮的「八千北府兵」更是以少敵多,以一場教科書式的戰役大破苻堅主力,成就了淝水之戰的經典。這場戰役不僅挽救了風雨飄搖的東晉王朝,也讓苻堅的統一大業徹底破滅。失敗後,苻堅帝國內部紛亂不已,各地趁勢割據,這位曾經意氣風發的北方霸主最終敗亡,身死國滅。 ▎時代的波瀾與歷史的輪迴淝水之戰後,中原再次陷入分裂的混亂局面。鮮卑慕容氏的諸燕捲土重來,北方進一步四分五裂,而苻堅帝國的殘餘勢力則被姚萇及其他割據勢力蠶食殆盡。南方的東晉,雖然藉此戰役得以延續,但內部矛盾與外患壓力並未真正解決,謝安、謝玄等人的勝利只是暫時維繫了王朝的穩定。在這場波瀾壯闊的時代變局中,無論是桓溫的北伐夢、苻堅的統一夢,還是謝安的守成夢,都未能真正改變中國歷史分裂與統一交替的宿命。這是一個英雄輩出卻充滿悲劇的年代,每一場勝負與成敗,無不深刻影響著後世格局,也為後人留下無盡的思索與感慨。 【本書特色】: 本書是《晉朝權謀錄》卷五,以細膩的筆觸與宏大的歷史視野,講述東晉與前秦在南北分裂時代中的權謀與征戰。書中透過桓溫的北伐、苻堅的崛起與淝水之戰等事件,深入刻畫了人物野心、抉擇與命運。全書融入對內政爭權、家族勢力興衰的洞察,展現出一個波瀾壯闊、英雄與悲劇交織的時代,既有歷史的厚重感,又具備戲劇的可讀性。
- 內容簡介
-
第一章 桓溫初試北伐
-
第一節 殷浩謝幕
-
第二節 北伐的序幕
-
第三節 功虧一簣
-
第四節 苻健的致命昏招
-
第五節 廣固激戰
-
第六節 姚襄殞命
-
第七節 苻生的暴行
-
第八節 苻堅的登基之路
-
-
第二章 雙雄對峙
-
第一節 兄弟的宿命之爭
-
第二節 新手北伐初體驗
-
第三節 慕容恪的無敵風采
-
第四節 王猛初露鋒芒
-
第五節 洛陽爭奪戰
-
第六節 孤膽英雄的壯舉
-
第七節 五公紛亂
-
-
第三章 桓溫再起兵
-
第一節 北伐燕國
-
第二節 再度功虧一簣
-
第三節 慕容垂的逃亡之路
-
第四節 秦國進攻燕國
-
第五節 王猛的智謀
-
第六節 凱旋之路
-
第七節 燕國覆滅
-
-
第四章 桓溫的落幕
-
第一節 失勢的隱祕原因
-
第二節 清除異己的代價
-
第三節 皇位的殘酷遊戲
-
第四節 盧悚的最後一擊
-
第五節 爭鬥不休的結局
-
第六節 桓溫之死的唏噓
-
第七節 謝氏家族的崛起
-
第八節 東山再起的契機
-
-
第五章 苻堅的險途
-
第一節 首場試探之戰
-
第二節 第二場試煉
-
第三節 襄陽之役
-
第四節 名將謝玄
-
第五節 苻堅的錯誤選擇
-
第六節 北伐晉國的決心
-
-
第六章 淝水大戰
-
第一節 危機中的謝安
-
第二節 勝負的不可理喻
-
第三節 慕容垂的關鍵一擊
-
第四節 苦果之始
-
第五節 苦果再續
-
第六節 苦果終結
-
第七節 謝玄的反攻北伐
-
第八節 苻堅的又一次錯失
-
第九節 長安風雲
-
- 版權頁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