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茶葉達人阿亮繼《台灣茶器》後又一力作
涵蓋台灣老、中、青三代茶器藝術家
從陶、瓷、炻器到金、銀、銅、漆等茶器
熔傳統與創新於一爐,集藝術與實用之大成
呈現台灣茶器豐富多樣的人文風貌!
清朝中葉,由於陳曼生等文士先賢的投入,宜興壺終能脫胎換骨,從單純的工藝躍升到藝術創作的層次。台灣現代茶器也由於文人的參與或人文思考的注入,運用不同的媒材傳達、彰顯個人的文士趣味,作品且更具原創性、內涵、美感與實驗精神,因此能在短短二十年間迅速崛起而大放異彩,並閃耀國際舞台,成為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
融合了藝術美感、人文思維與歷史情懷的台灣各式茶器,二十年來在全球市場上的收藏價值與日俱增,為台灣在茶的世界中開疆拓土,令人刮目相看。
涵蓋台灣老、中、青三代茶器藝術家
從陶、瓷、炻器到金、銀、銅、漆等茶器
熔傳統與創新於一爐,集藝術與實用之大成
呈現台灣茶器豐富多樣的人文風貌!
清朝中葉,由於陳曼生等文士先賢的投入,宜興壺終能脫胎換骨,從單純的工藝躍升到藝術創作的層次。台灣現代茶器也由於文人的參與或人文思考的注入,運用不同的媒材傳達、彰顯個人的文士趣味,作品且更具原創性、內涵、美感與實驗精神,因此能在短短二十年間迅速崛起而大放異彩,並閃耀國際舞台,成為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
融合了藝術美感、人文思維與歷史情懷的台灣各式茶器,二十年來在全球市場上的收藏價值與日俱增,為台灣在茶的世界中開疆拓土,令人刮目相看。
- 楔子 台灣人文茶器閃耀國際時尚舞台
-
第壹章 陶茶器
-
一、台灣岩礦與岩砂
-
千秋功業一壺茶(鄧丁壽)
-
星空與岩礦的櫻花戀(三古默農)
-
茶陶《山海經》(游正民)
-
敦煌飛天意象(吳麗嬌)
-
茶中有佛皆自在(廖明亮)
-
鹿谷兄弟的岩砂情(吳錦都、吳錦城)
-
精準詮釋台灣茶香(葉樺洋)
-
茶陶禪境邁向學術殿堂(吳孟純)
-
-
二、台灣新陶色
-
品味超現實美學(張山)
-
看見佛經看見茶(陳文全、尤美)
-
蔓生與墨顏(宋弦翰、蔡依儒)
-
山水乍現白釉間(黃存仁)
-
盡情揮灑台灣本色(吳晟誌)
-
再造天目新璀璨(江玗)
-
天水雲岫見真情(胡定如)
-
青瓷、白釉與志野(陳瑞諭)
-
陶藝美學的劍道精神(黃俊憲)
-
翠潤中看見油滴嫣紅(莊瑋)
-
台灣新人文紫砂3絕(黃浩然+蔡忠南+雨墨)
-
台灣特色的紫砂與朱泥(陳正嵐)
-
-
三、台灣新柴燒
-
歡喜燒窯七十七年(林添福)
-
陶花源的茶香侏羅紀(蔡江隆、吳淑惠)
-
厚釉吻醒茶香(翁國珍)
-
回歸自然的寫實主義甲蟲情(羅石)
-
自然拙樸藏鋒不露(黃福昌)
-
逆境中婉約的爆發力(陳芳蘭)
-
吳題吾陶自然落灰釉(吳明儀、賴秀桃)
-
-
-
第貳章 瓷茶器
-
來自天官的紫翠天青與鐵釉(蔡永宜、蔡永志)
-
雲白天青深色釉(蘇保在)
-
水火同源的新釉震撼(陳雅萍)
-
銀定白與鈞釉(翁士傑)
-
器亦非陶(林建宏)
-
雨墨青花聽茶香(雨墨)
-
-
第參章 金銀銅茶器
-
銀壺無垢舞茶香(陳念舟)
-
傳統中建構台灣新意(陳水林)
-
輝映《心經》照亮茶(林國信)
-
銀與竹共舞茶香禪境(蔡長宏)
-
府城靜巷的銀壺茶香(劉邦顯)
-
銅胎琺瑯人間築夢(呂燕華)
-
-
第肆章 漆茶器
-
創意中更見繽紛亮彩(廖勝文)
-
火鶴般燃燒裡腹之間(李國平)
-
托起天目璀璨(梁晊瑋)
-
-
第伍章 藏茶風帶動人文茶倉崛起
-
天壇彩釉生生不息(陳雅萍)
-
兔子的金剛怒目(張山)
-
浮雕技法注入古典圖騰(吳金維)
-
淬鍊成金的律動色彩(戴志庭)
-
錫口陶倉的巧思創意(李仁嵋)
-
青蛙蟾蜍4方財(林義傑)
-
普洱雄獅(廖明亮)
-
大地龜裂的省思(翁國珍)
-
三元及第藏茶情(蘇文忠)
-
金雞報喜(李永生)
-
櫻花與劍(黃俊憲)
-
阿里山的少年壯如山(游正民)
-
原木的魅力(林貴松)
-
-
第陸章 鋦補與金繕
-
從工匠補到技術補(蔡佩君、周伯燦)
-
從馬蝗絆到藝術補(李國平)
-
兔子的瘋狂下午茶(蔡長宏)
-
無須補釘的金繕技藝(藏木)
-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