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王國維美學思想研究

出版日期
1992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576680115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一九二七年六月二日,王國維,中國近代傑出的學者,自沉於頤和園昆明湖,時年五十歲。噩耗傳開,舉國震悼。海內外學界驚呼此為全國乃至全世界學術上不可恢復之損失,是亦世界學術之不幸也已。

中國自古有蓋棺論定之說,王國維之死,時隔今日以整整六十年,他的定論究竟如何呢?
  • 一、緒論:一個新舊文化激烈衝突中的悲劇人物──一王國維政治思想再評價
    • (一)王國維的前期思想
    • (二)王國維的後期思想
    • (三)王國維之死
  • 二、王國維美學思想概述
    • (一)中國近代美學的第一塊基石
    • (二)真理與自由的兩大主脈
    • (三)研究方法上的三種結合
    • (四)理論觀點上的四個特點
  • 三、為藝術而藝術
    • (一)藝術的超功利性
    • (二)藝術超功利的理論依據
    • (三)對超功利論的功利性批評
  • 四、藝術的價值系統
    • (一)展示「理念」──哲學上之價值
    • (二)審美「直觀」──美學之上價值
    • (三)精神「解脫」──倫理學上之價值
    • (四)心靈「慰藉」──心理學上之價值
    • (五)小結:價值系統之矛盾
  • 五、悲劇的審美特徵
    • (一)悲劇與現實
    • (二)「詩歌的正義」與「永遠的正義」
    • (三)「美術的救濟」與「實行的救濟」
    • (四)小結:與馬克思主義悲劇觀之比較
  • 六、「古雅」的美學意義
    • (一)「古雅」的特性
    • (二)「古雅」的審美涵義
    • (三)「古雅」說的矛盾
  • 七、「境界」的含義和淵源──「境界」研究之回顧
    • (一)關於「境界」的含義
    • (二)關於「境界」的適用範圍
    • (三)關於「情」與「景」的解釋
    • (四)關於「境界」說的理論淵源
  • 八、「境界」的本質與構成──與尼采《悲劇的誕生》之比較
    • (一)王國維與尼采
    • (二)「真景物」與「日神精神」
    • (三)「真感情」與「酒神精神」
    • (四)「真景物」與「真感情」之關係
    • (五)小結:區別與局限
  • 九、批評的審美標準──與清代浙派詞論之比較
    • (一)浙派詞論的基本旨趣
    • (二)《人間詞話》對南宋詞的批評
    • (三)「境界」不識「醇雅」之美
  • 主要研究及參考文獻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