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凝視臺灣當代劇場:女性劇場‧跨文化劇場與表演工作坊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0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6286117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戲劇劇場系博士。現為國立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專任副教授。專長領域為批評理論、西洋戲劇及劇場史、女性主義、英美文學、藝術舞蹈、文化與表演研究、導表演。並致力研究台灣與歐美現代劇場。著有《Alternative Theater in Tai-wan》、《Feminist and Intercultural Approaches to the Alternative Theaters in Taiwan》、《The Changeling and Its Critics》等英文專書,與《跨文化劇場:改編與再現》 (交大出版社)。曾獲得國科會96學年度研究獎勵,與客委會95、96、97、98、99學年度研究計畫補助。

  • 第一章 介紹
  • 第二章 臺灣當代劇場歷史
    • I 臺灣小劇場 & 西方戲劇理論
      • i 莎妹劇團
      • ii 東方與西方
    • II 臺灣劇場史:1980年代的小劇場運動
      • i 臺灣劇場與國族政治
      • ii 臺灣與亞洲其他國家的互動
    • III 話劇歷史
      • i 戲劇作為政治工具
      • ii 李曼瑰:女性先鋒
      • iii 小劇場—改變的力量
    • IV 小劇場運動
    • V 1980年代的小劇場
      • i 1980年到1984年的小劇場
      • ii 當代傳奇劇場
      • iii 賴聲川的表演工作坊
    • VI 1985到1989年的小劇場
      • i 果陀劇場
      • ii 環墟劇場
      • iii 河左岸劇團
    • VII 1990年代小劇場—後現代劇場
      • i 臨界點劇象錄劇團
      • ii 425環境劇場
    • VIII 第一代實驗劇場和第二代小劇場的差異
    • IX 小結
  • 第三章 台灣女性主義劇場
    • I 後殖民時期的台灣性別觀
      • i 西方女性主義引進台灣
      • ii 立法院的政治秀
    • II 台灣劇場作品
    • III 周慧玲執導之創作社劇團
      • i 女同志主體為「非…而…」
      • ii 性別—表演性行為
      • iii 男性凝視 vs. 女性再現
    • IV 魏瑛娟執導之莎妹劇團
      • i 心理分析詮釋的觀看策略
      • ii 窺視與自戀
      • iii 女性—物化為戀物癖的被觀看客體
      • iv 陰性書寫中的新女性
    • V 戴君芳執導的《柳.夢.梅》
      • i 改編自崑曲《牡丹亭》
      • ii 愛情與奇蹟—還魂
      • iii 性別作為社會姿態
    • VI 吳幸秋執導的《孽女.安蒂崗妮》
      • i 性別與政治
      • ii 女性主義後殖民論述
      • iii 跨文化元素
    • VII 國際女性戲劇節
    • VIII 小結
  • 第四章 跨文化劇場:跨文化主義、東方主義、表演研究及女性主義後殖民論述
    • I 跨文化劇場
      • i 莫努虛金指涉東方劇場
      • ii 布雷希特誤解古典京劇演出
    • II 謝喜納至台執導《奧瑞斯提亞》
      • i 謝喜納言「選擇的文化」
      • ii 謝喜納的「烏托邦之夢」
    • III 東方主義 &《鄒.伊底帕斯》
      • i 《鄒.伊底帕斯》中的東方女性
      • ii 劉靜敏執導《Medea在山上》
    • IV 跨文化評論的不同爭辯
      • i 芭芭的「前表達」原則
      • ii 普世的表演(Universal Performance)
      • iii 布魯克「連結的第三文化」
      • iv 巴魯恰 vs. 布魯克
    • V 東方 VS. 西方
      • i 西方男性凝視中的女性東方
      • ii 原住民的喬凱絲塔(Jocasta)
      • iii 東方主義﹕陽剛的西方 vs. 陰柔的東方
    • VI 《桃花扇》中的女性後殖民主義
      • i 〈一個人的房間〉——文學中的女性角色
      • ii 父權制所創的虛構女性
      • iii 解構的後現代音樂歌舞劇
      • iv 性別為風格化的重複行為
      • v 亞洲與莎士比亞
    • VII 尋找歐洲以外的跨文化靈感
  • 第五章 東方框架的西方傳統:賴聲川的表演工作坊
    • I 《西遊記》:中國傳統文化與西方現代性
      • i 文化張力
      • ii 三個平行情節
      • iii 龍的象徵
    • II 《回頭是彼岸》:國家認同和文化認同
      • i 回憶、想像、現實
      • ii 表演同時再現舞台三空間
      • iii 虛構小說中的認同
      • iv 與伊底帕斯發現自我相比較
    • III 《暗戀桃花源》:鑲嵌在中國框架裡的西方傳統
      • i 西方寫實主義道具與史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心理演出方法
      • ii 中國喜劇風格
      • iii 內在指涉與並置
    • IV 《如夢之夢》:夢、生命、歷史與回憶
      • i 生命輪迴
      • ii 和解
      • iii 環繞劇場
      • iv 西藏佛教
    • V 小結
      • i 未來工作
  • 第六章 結論
  • 引用書目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