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语法分布描写方法与案例

出版日期
2020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7301313268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 版权信息
  • 序言
  • 第一章 描写的基本原则
    • 1 实验室原则
    • 2 扩展的分布分析方法
    • 3 证明过程透明可见,符合逻辑
  • 第二章 近义实词的描写——以“知道”“认识”“了解”的分析为例
    • 0 引言
    • 1 典型用例及句法分布
    • 2 扩展分布考察
    • 3 结论
  • 第三章 近义介词的描写——以“对”和“对于”为例
    • 0 引言
    • 1 分布描写
    • 2 句法分布上的异同
    • 3 语义差异
    • 4 小结
  • 第四章 “不相容选择”对象的描写——以“没”与“了”共现的句法条件为例
    • 0 引言
    • 1 时量成分的作用
    • 2 “时量成分+了”+“没VP”
    • 3 为什么不是“[时量+没VP]了”?
    • 4 对一个历史悬案的解释
    • 5 “S了”和“S的”的对立
  • 第五章 近义副词的分布描写——以“又、再、还、也”为例
    • 0 引言
    • 1 又
    • 2 再
    • 3 还
    • 4 也
    • 5 小结
  • 第六章 两种基本句法成分位序关系的描写——以趋向次级谓语和宾语的位置关系为例
    • 0 引言
    • 1 趋向次级谓语的成员
    • 2 简单趋向次级谓语和宾语的关系
    • 3 复杂趋向次级谓语的位置
    • 4 小结
  • 第七章 语义相反或相对的副词的描写——以“就”和“才”的主观量语义为例
    • 0 引言
    • 1 “就”和“才”最简结构描写
    • 2 “就”和“才”扩展结构描写
    • 3 对“就”“才”扩展结构的形式抽象
    • 4 小结
  • 第八章 句法成分之间的兼容性描写——以“就/才”与“了”的兼容关系为例
    • 0 引言
    • 1 问题的提出
    • 2 “了”与“就”的语法语义功能
    • 3 “就”与句尾“了”的关系
    • 4 “才”的预期时间隐含功能及其与句尾“了”的关系
    • 5 “才”/“就”与词尾“了”
    • 6 问题
    • 7 结语
  • 第九章 对多功能副词的描写——以“就”和“才”的多功能性为例
    • 0 引言
    • 1 “低X就高Y了”与“高X才低Y”的条件
    • 2 “当局长就40岁了”和“当局长就40岁”
    • 3 为什么有的例子只能用“就”不能用“才”?
    • 4 小结
  • 第十章 成分的“必用、选用和必不用”的描写——以普通话形容词用“的”与“很”的分布条件为例
    • 0 引言
    • 1 前提与理论基础
    • 2 形容词修饰名词与“的”的选择
    • 3 取消“区别词”的理由及形容词修饰语连续统假设
    • 4 形容词与程度副词的选择
    • 5 小结
  • 第十一章 对词尾语法标记的描写——以词尾“了”为例
    • 0 引言
    • 1 X+了,当且仅当X为一个谓词性成分
    • 2 V了+X,当且仅当X为宾语性成分
    • 3 X+V了O,当且仅当X为主语
    • 4 小结
  • 第十二章 对句尾语法标记的描写——以句尾“了”为例
    • 0 引言
    • 1 句尾“了”与“即将情态”
    • 2 句尾“了”表示“现在起始”的句法条件
    • 3 句尾“了”表示“现在起始”或“过去结束”的句法条件
    • 4 句尾“了”与“过去的事件”
    • 5 小结
  • 第十三章 相容选择对象的描写——以“是……的”“是”和句尾“的”为例
    • 0 引言
    • 1 必用“是……的”
    • 2 选用“是……的”
    • 3 必用“是”
    • 4 选用“是”
    • 5 必用“的”
    • 6 选用“的”
    • 7 “的”在宾语前后位置的句法条件和使用条件
    • 8 小结
  • 第十四章 对构式内部结构的描写——以双命题结构“把”字句为例
    • 0 引言
    • 1 次级谓语述谓“把”后面的名词的“把”字句
    • 2 次级谓语述谓“把”前面的名词的“把”字句
    • 3 次级谓语述谓核心动词的“把”字句
    • 4 合格和不合格的复合命题“把”字句的结构数量描述
    • 5 从三条基本原则看“把”字句的结构条件
    • 6 小结
  • 第十五章 有理论导向的句法描写——以“存现句”为例
    • 0 引言
    • 1 “±附着”语义特征视角下的描写和规则
    • 2 行为类型论的解释力
    • 3 行为类型:完成和成就
    • 4 小结
  • 第十六章 语法描写的逻辑形式
    • 0 引言
    • 1 单个描写对象的逻辑格式
    • 2 两个描写对象的逻辑格式
    • 3 将多个观察对象简化为两个
    • 4 将所有描写结果表述为逻辑命题
    • 5 解释:就是在命题内部寻求必然关系
  • 参考文献
  • 北京大学出版社语言学教材总目
  • 出版地 中國大陸
  • 語言 簡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