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诠释学导论

出版日期
2020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1913282110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詮釋學導論》為一本適合本科生、研究生的優秀詮釋學教科書,書中的啓發性、開放性風格符合教學討論的需要。詮釋學起源於聖經釋義,逐漸發展到面對更廣泛意義的文本,形成追求"瞭解"與"解釋"的一門學問。書中對於起源時期的發展歷史有簡要清晰的介紹,並刻劃了從19 世紀施萊爾馬赫打造"普遍詮釋學"起,通過海德格爾、伽達默爾、利科等大師形塑現代詮釋學的發展,也介紹了與21 世紀詮釋學相關的解放神學、後殖民理論、女權主義、婦女主義、讀者回應理論以及後現代思潮等。書中使用大量研經例證說明詮釋學的重要,並在結語中回歸聖經作為
  • 林序
  • 编者序
  • 作者序
  • 第一章 诠释学的目的和范畴
    • 诠释学的定义
    • 诠释学的研究之于我们有何益处?
    • 哲学诠释学与更为传统的哲学思想的区别,以及它们与解释和理解的关系
    • 初步和暂时的理解(预先理解)和诠释循环
    • 建议初学阅读书籍
  • 第二章 哲学、圣经研究、文学理论和社会自我处境下的诠释学
    • 与更传统的哲学思想的更多差异:群体与传统;智慧或知识?
    • 传统圣经研究进路:文本在时间和地理上的“根植性”
    • 文学理论对诠释学和圣经解释的影响:新批判主义
    • 文学理论的影响:读者回应理论
    • 诠释学更广阔的维度:利益,社会科学,批判理论,历史原因和神学
    • 建议初学阅读书籍
  • 第三章 诠释学方法示例:耶稣的比喻
    • 比喻的定义及其与寓言的关系
    • 比喻的情节及其存在性的解释
    • 严苛的历史方法:朱利希,多德和耶利米亚
    • 历史方法的有限性:回顾性观点?
    • 修辞方法与文学批判
    • 其他进路:新诠释学,叙事世界,后现代性,读者回应和寓言
    • 建议初学阅读书籍
  • 第四章 承继古代世界的老问题:犹太教与古希腊
    • 基督教的传承:拉比犹太教的诠释学
    • 希腊犹太教的文献
    • 基督时代前后的犹太天启文学
    • 解释的希腊源头:斯多亚
    • 建议初学阅读书籍
  • 第五章 《新约圣经》与第2世纪
    • 将《旧约圣经》作为参考框架或前设理解:保罗书信与福音书
    • 《希伯来书》《彼得前书》与《启示录》:以旧约为前设理解
    • 《新约圣经》使用寓意解释还是预表法?
    • 保罗书信中比较“艰涩”的经文:《七十士译本》还是希伯来文?
    • 福音书、《彼得前书》和《希伯来书》中的《旧约圣经》引用
    • 第2世纪的解释和诠释学
    • 建议初学阅读书籍
  • 第六章 第3至13世纪
    • 西部拉丁语区:希坡律陀、特土良、安波罗修、耶柔米
    • 亚历山太传统:俄利根与亚他那修、狄迪莫斯和西里尔
    • 安提阿学派:狄奥多、西奥多、约翰•屈梭多模与狄奥多勒
    • 通往中世纪的桥梁:奥古斯丁和大格列高利
    • 中世纪:自比德至里拉的尼古拉的九个人物
    • 建议初学阅读书籍
  • 第七章 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与圣经鉴别学的兴起
    • 宗教改革:威克里夫,路德和墨兰顿
    • 进一步宗教改革:威廉•丁道尔和约翰•加尔文
    • 新教正统主义、敬虔主义和启蒙运动
    • 18世纪圣经鉴别学的兴起
    • 19世纪圣经鉴别学的领军人物
    • 建议初学阅读书籍
  • 第八章 施莱尔马赫和狄尔泰
    • 影响、生涯和主要作品
    • 施莱尔马赫之诠释学的新概念
    • 心理和语法解释:对比和直观;诠释学循环
    • 更多的主题和对施莱尔马赫的评估
    • 威廉•狄尔泰的诠释学
    • 建议初学阅读书籍
  • 第九章 鲁道夫•布尔特曼与新约的去神话化
    • 影响和早期关注
    • 布尔特曼的“神话”概念
    • 存在主义的解释和去神话化:具体例子
    • 对布尔特曼整体研究方案的批判
    • 争论的后续进程:左翼和右翼批判者
    • 建议初学阅读书籍
  • 第十章 20世纪中叶的一些进路:巴特、新诠释学、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和巴尔的语义学
    • 卡尔•巴特的早期和后期诠释学
    • 富克斯和艾伯林所谓的新诠释学
    • 结构主义及其在圣经研究中的应用
    • 应用于圣经的后结构主义和语义学
    • 建议初学阅读书籍
  • 第十一章 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的诠释学:第二转折点
    • 背景,影响及早期生活
    • 《真理与方法》第一部分:“方法”批判和艺术与游戏的“世界”
    • 《真理与方法》第二部分:在人文科学中的真理与理解
    • 《真理与方法》第三部分:本体论诠释学和语言,及对此的评估
    • 《真理与方法》三部分的进一步评估
    • 建议初学阅读书籍
  • 第十二章 保罗•利科的诠释学
    • 背景,早期生活,影响及重要性
    • 中期:弗洛伊德的阐释、阐释的冲突与隐喻
    • 晚期:《时间与叙事》
    • 《作为他者的自己》:自我的身份,“他者性”与叙事
    • 《作为他者的自己》对伦理学的意蕴,以及其他后期作品
    • 五项评估:文本、作者意图和创造力
    • 建议初学阅读书籍
  • 第十三章 解放神学的诠释学及后殖民诠释学
    • 定义,起源,发展及圣经主题
    • 古斯塔沃•古蒂雷斯与解放神学的诞生
    • 第二阶段:“基层群体”与20世纪70年代的何塞•波菲里奥•米兰达
    • 第二阶段的延续:胡安•路易斯•塞贡多,塞韦里诺•克罗托,莱昂纳多•波夫及其他人
    • 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后殖民诠释学
    • 进一步的评估和评价
    • 建议初学阅读书籍
  • 第十四章 女权主义和妇女主义诠释学
    • 早期妇女的公众知名度和事工
    • 第一波和第二波女权主义与女权主义诠释学
    • 伊丽莎白•舒斯勒•菲奥伦扎的《为记念她》:论点
    • 伊丽莎白•舒斯勒•菲奥伦扎的《为记念她》:评估
    • 第二波碎片
    • 妇女主义诠释学
    • 女权主义诠释学的暂时性评估
    • 建议初学阅读书籍
  • 第十五章 读者回应与接受理论
    • 读者回应理论:起源与多样性
    • 对理论的评估及其在圣经研究中的应用
    • 寓意解释是读者回应理论的一个子类别吗?一条建议
    • 近期向接受理论的转向和汉斯•罗伯特•贾斯
    • 接受理论与具体的圣经段落
    • 建议初学阅读书籍
  • 第十六章 后现代主义与诠释学
    • 后现代主义与基督教信仰相容吗?三个可能的答案
    • 欧洲后现代主义:雅克•德里达(与后期的巴特斯)
    • 欧洲后现代主义:让•弗朗克欧伊斯•利奥塔(与让•鲍德里亚)
    • 欧洲后现代主义:福柯;知识与权力
    • 美国的后现代主义:理查德•罗蒂(与后期的斯坦利•费什)
    • 建议初学阅读书籍
  • 第十七章 一些总结性的评论
    • 神圣施动和圣经权威
    • 语言学和语用学的进展:礼貌理论
    • 布里瓦德•查尔兹与正典进路
    • 更全面的意义、预表和寓意解释
    • 天主教圣经学术研究与两个重大转折点
  • 参考书目
  • 索引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