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文化心理學的尋語路:邁向心理學的下一頁

出版日期
2020/03/01
閱讀格式
PDF ;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3571803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語言是我們的居所, 我因此必須提出一條在「療遇」之中的「尋語之路」, 來作為它可居可行的動態空間。 ──宋文里本書作者宋文里教授是精熟於中外哲學、語言學等多個領域的心理學家,在他眼裡,以實驗、統計為基礎的主流心理學不僅無法銜接人們「置身在境」的生活,還一直處在對語言本質低度敏感的窘態中。在西方心理學界反省了科學典範、且文化心理學也方興未艾之際,國內雖不乏意識到西方理論難以套用華語文化的學者,但像宋文里這樣義無反顧,隻身從語言的源頭之處刨土與扎根的者,卻是寥寥可數。 宋文里認為,不管在哪個文化傳統,從起源處流傳下來的意義庫存,最具體的表現就在語言之中,因此心理學必須轉向文化,將「百姓日用而不自知」的種種說出來。尤其,對於說漢語、寫漢文的我們來說,當遭逢苦難時,往往轉向自身的民俗傳統尋求撫慰,從中獲得支持的力量。由此,所謂的「治療」,更像是一種「療遇」(healing encounter),所謂的心理學,實為探討人如何打理其心的「理心術」。   這本書是宋文里教授數十年來為文化心理學拓荒的精華集結,他反省了現代漢語學圈裡的種種盲點與謬誤,並以嶄新的眼光觀看了庶民生活中關於性別、宗教、苦難之療癒/療遇等面向的種種,期能促動心理學加速轉向,以尋求有意義的語言之路,來邁向更貼近人心的下一頁。 翻頁之後的心理學沒有固定的起點, 它更像是自古以來即有的,能面對困苦的心理學。──宋文里本書特色 ‧心理學家宋文里畢生研究精華集結,從語言的源頭之處刨土扎根,為文化心理學的拓荒。 ‧借竅、碟仙、卜卦……,說出「百姓日用而不自知」的種種,所謂「心理治療」,更像是一種「心靈療遇」(healing encounter)。
  • 序論:走向心理學的下一頁
  • 卷一/意義主體的展開
    • 【01】第三路數之必要:從本土論轉向文化論的心理學
    • 【02】文化心理學的學科承諾:從布魯納的轉變談起
    • 【03】文化.主體:文化心理學的反思
      • 【03.1 附論】象論的前奏:思者,什麼的主體?
  • 卷二/主體之為方法
    • 【04】以象成型:徵象學的型擬與「符號學」的誤擬
      • 【04.1附論】象論的餘音:沉思兩則
    • 【05】穹窿:重寫一個關於性的象徵初型
    • 【06】物的意義:以徵象學再論碟仙研究
    • 【07】研究與實踐:理心行動所為何事
  • 卷三/療遇時刻:理心術的漢語行動
    • 【08】負顯化:觀看借竅儀式的另一種方法
    • 【09】療遇時刻(一):理心術與療癒的兩種文化交叉論述
    • 【10】療遇時刻(二):批判自療社群的展開
    • 【11】臨床/本土:理心術的尋語路
  • 卷四/尋語路上的敘事法
    • 【12】講故事說道理:如果在雨天一個客人
    • 【13】敘事、意識與事事之法
    • 【14】主體與他者:話語與關係中的太初液/異化
    • 【15】地面、桌面與顏面:用三個關係介面來講文明的故事
  • 後話/翻開下一頁之前的一則故事
    • 【16】自我工夫:哲學精神治療的首要基調
  • 【附錄】彩色圖頁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