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不是庖丁,也可以解牛:中華飲食文化筆記-美食╳習俗╳歷史╳趣聞

出版日期
2020
閱讀格式
PDF ;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5162610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古代名廚庖丁因為對料理牛肉的熟練和了解,而能輕鬆解牛
現代的你,即使不是廚師,也能藉由本書讀懂中華五千年的飲食文化!


最完整的中華飲食大全!
本書按照時代演進,詳細介紹了歷代飲食的典故和奇談,
從遠古時期的狩獵到近代的創意料理,
除了經典名菜的介紹,還有古代宴飲文化、餐桌禮節、軼聞傳說等等。
就由這本書帶你走進一場橫跨五千年的廚房盛典,
在詳細的文字解說中讀通、讀懂中國飲食的發展與歷史,
輕鬆掌握歷代美食x習俗x歷史x趣聞!


◇料理取名有學問!
槐葉冷淘、渾羊歿忽、雪夜桃花、金齏玉膾、大救駕、滿載而歸、撥霞供、三不黏、旭日東昇、百鳥朝鳳……等等,這些都是古代名菜的菜名!你可知道這些菜名的背後又有哪些典故傳說和取名學問?

◇為逢迎國君而殺子,是天倫悲劇,還是高超廚藝的展現?
廚師界的始祖易牙,善於討好國君,竟曾經狠心將自己的小兒子殺了獻給齊桓公食用,如此人間慘事,他卻沒有受到指責,反而深得齊桓公寵幸,甚至成為後世餐飲業的祖師爺?

◇小說中常見的「划酒拳」究竟是什麼?
划拳是一種古代飲酒時的鬥智遊戲,需從對方的臉色、吆喝聲的變化或划拳的某些習慣動作去猜測拳路,無論何時何地、人數多少、是女性還是男性,只要有清酒一壺便可嬉戲,因此深受喜愛,時至今日,也常在小說和影劇中看見……

◇殘羹剩飯竟也能值萬錢?
驕奢豪侈的唐朝權貴,在用完餐後,扔掉的殘羹剩飯竟有萬錢之多,甚至一杯羹就要三萬錢,羹中還有寶貝珠玉、雄黃朱砂?

◇著名的「韓熙載夜宴」,窮極奢華的背後竟是為了明哲保身?
顧閎中所繪的〈韓熙載夜宴圖〉,將南唐大臣韓熙載夜宴達旦、縱情聲色的場景描繪得栩栩如生,但在這驕奢淫逸的背後,原來是韓熙載為了消除皇帝對他的戒心,讓他得以安居高位直至善終……

◇「滿漢全席」,清宮中最盛大的華宴
看到這個名字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是超商隨處可見、名為滿漢大餐的泡麵嗎?事實上,滿漢全席是由滿族燒烤、茶點和漢族經典菜餚組成,菜品達一百道以上的清宮宴席,奢華的製作原料、精湛的烹飪技藝、開席時宏大的場面及隆重的禮儀,使滿漢全席成為中國古典宴席之冠!

◇如同俄羅斯娃娃般一層套一層的佳餚
你聽過「套四寶」嗎?這道菜剛端上來時˙是一隻完整的全鴨,剝下鴨肉吃完,裡面是一隻全雞,吃完雞肉,又會看到一隻鴿子,當鴿子也食用完畢,裡面則是一隻鵪鶉。四隻全禽,彷彿俄羅斯套娃般,一層又一層嫩肉互相包裹……
  • 作者簡介
  • 內容簡介
  • 前言
  • 第一章 茹毛飲血的原始飲食時代
    • 茹毛飲血的原始飲食
    • 構木為巢的有巢氏
    • 流傳最廣的燧人氏造火
    • 原始飲食風俗——平均分食
    • 原始人的主要食物來源方式——狩獵
    • 伏羲、神農對飲食方面的貢獻
    • 發明蒸穀為飯的黃帝
    • 學會了烤肉的原始人
    • 荊南名餚湘妃糕的傳說
    • 從石烹到陶烹的原始飲食法
    • 中國先民發明的蒸法
    • 宜作水器和食器的彩陶
  • 第二章 列鼎而食的先秦飲食時代
    • 列鼎而食的周人
    • 細說古代的分餐制
    • 先秦時的宴飲樂舞
    • 周代時形成的飲食禮俗
    • 端午節食俗的來歷
    • 因一碗羊羹而完敗的宋國
    • 孔子對飲食的態度
    • 墨家和道家對飲食的態度
    • 歷史上延續時間最長的宴飲活動——鄉飲酒
    • 有「天下第一家」之稱的孔府宴
    • 史上最早的一組名食——周「八珍」
    • 名饌「西施舌」的由來
    • 河南名餚——杞憂烘皮肘的典故
    • 將飲食和政治完美結合起來的伊尹
    • 殺子獻烹卻又被後世普讚廚藝的易牙
    • 商周飲食器具的代表——青銅器
  • 第三章 繼往開來的秦漢飲食時代
    • 秦漢時帝王諸侯們的不死夢想
    • 臑鱉膾鯉的漢代飲食生活
    • 兩漢時期相得益彰的宴飲樂舞
    • 上元節吃元宵食俗的由來
    • 飲酒食糕慶重陽——重陽節食俗
    • 最早的酒令遊戲——射覆
    • 「官渡大戰」中因狡辯而產生的「老燒齊頭」
    • 赤壁大戰前夜誕生的「逍遙雞」
    • 帝王中的飲食家——漢高祖劉邦
    • 歪打正著燒出的「斬魚丸」
    • 張騫從西域引進的異國珍物
    • 大致可信的淮南王劉安始製豆腐
    • 「霸王別姬」說名饌
    • 漢代名餚「五侯鯖」
    • 救了漢光武帝劉秀的「試量狗肉」
    • 開闢飲食另一片天地的「主中饋」
    • 秦漢之際的主要飲食器具——溢彩流光的漆器
  • 第四章 胡漢互融的魏晉南北朝飲食時代
    • 堪比萬代的魏晉南北朝奢侈食風
    • 今人難以想像的南北朝時的儉素
    • 中國烹調史上的重大發明——「炒」
    •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宴飲樂舞
    • 「京口之戰」送出來的「荷葉包飯」
    • 宣導佛教徒吃素的梁武帝
    • 魏晉南北朝時期著名的知味者
    • 東晉文人騷客的雅士之宴——文會宴
    • 孔明題字「翠屏臘肉」
    • 蓴羹、鱸膾與張翰的「蓴鱸之思」
    • 謝玄遠寄愛妻的佳餚——魚鮓
    • 南北朝時更加完善的「炮豚」——炙豚
    • 被北魏太武帝稱譽的「寒門造福」
    • 晉爵將軍的業餘廚師毛修之
    • 專業廚師中的佼佼者——孫廉與侯剛
    • 御廚也不能與之相比的烹飪高手——虞悰
  • 第五章 百花鬥豔的盛唐飲食時代
    • 殘羹剩飯值萬錢
    • 過於豐盛的宰臣的午餐
    • 唐代自上而下都喜愛的宴飲樂舞
    • 盛行不衰的藏鉤遊戲
    • 深受唐人各階層人士喜愛的酒令——划拳
    • 唐代時開始流行的「乞巧節」與乞巧果子
    • 李白詩酒「翰林雞」
    • 杜甫親烹五柳魚
    • 陸龜蒙創製「甫里鴨羹」
    • 白居易寄爐烤胡麻餅
    • 只推行了幾十年的中和節宜春宴
    • 歷史罕見而又盛況空前的曲江遊宴
    • 富貴人家女眷們的「探春宴」和「裙幄宴」
    • 具有獨特韻味的船宴
    • 更多注重文化氛圍的庭宴和園宴
    • 保身之宴——韓熙載的夜宴
    • 被譽為「洛陽三絕」之一的洛陽「水席」
    • 葡萄美酒烹出的「貴妃雞」
    • 因緣際會而被載入史冊的醋芹
    • 張易之發明的炙鵝鴨
    • 根據石烹法演化來的石鏊餅
    • 唐代夏季供奉食品——槐葉冷淘
    • 飲食史上可圈可點的「應山滑肉」祭詹王
    • 吃了神志更加清爽的醉蟹——鏤金龍鳳蟹
    • 製作方法異常奇特的「渾羊歿忽」
    • 最純正的大象本肉——「象鼻炙」
    • 唐高宗御口親封的「雪夜桃花」
    • 隋煬帝楊廣賜名的「金齏玉膾」
    • 和白居易淵源極深的香山蜜餅
    • 後世奶油飴糖製品的濫觴——「李環餳」
    • 穆質值饌時無心插柳烹成的「熊白啖」
    • 刀功出神入化的段碩
    • 古代廚師中的女傑——膳祖
    • 唐時工藝水準高超的金銀飲食器具
    • 流芳百世的唐三彩和專為貴族所用的祕色瓷
  • 第六章 南北交匯的宋元飲食時代
    • 空前繁華的東京汴梁不夜城
    • 南都臨安的飲食風情
    • 元代時的飲食特點——回漢交融
    • 宋代人的飲食習慣
    • 宋代時的宴飲樂舞
    • 元代的宮廷宴飲樂舞
    • 宋代時女真族的飲食習俗
    • 元代時蒙古族的飲食習俗
    • 元代時回族的飲食習俗
    • 壽州之戰中以「大救駕」聞名的名小吃
    • 康山大戰中朱元璋盛讚出的「流浪雞」
    • 名副其實的北宋美食鑑賞家蘇東坡
    • 不可多得的南宋美食家陸游
    • 邀請一兩個好友的蘇軾船宴
    • 趙匡胤杯酒釋兵權的奪權之宴
    • 宋代的賜宴——聞喜宴
    • 成吉思汗的斡難河畔崛起之宴
    • 書畫家米芾「滿載而歸」戲貪官
    • 文天祥下廚烹製「文山肉丁」
    • 南宋時的火鍋涮肉——撥霞供
    • 趙構品嘗後聞名的「宋嫂魚羹」
    • 唐琬智烹「三不黏」
    • 對憎恨奸臣秦檜而炸出的「油條」
    • 抗金名將宗澤始創金華火腿
    • 陳友諒夫人犒勞將士「沔陽三蒸」
    • 起於宋代的職業烹飪女性——廚娘
    • 宋代的烹飪行家姜特立
    • 宋代陶瓷五大名窯——官、哥、汝、定、鈞窯
    • 享譽世界的景德鎮青花瓷器
  • 第七章 鼎盛登峰的明清飲食時代
    • 明代皇室和一般百姓的飲食情況對比
    • 奢侈浪費的清代皇帝、嬪妃膳桌上的菜餚
    • 規模空前絕後的清代御膳房
    • 受元雜劇影響很大的明代宮廷宴飲樂舞
    • 最明顯的歌功頌德、炫耀國力的清代宴飲樂舞
    • 清代宮廷菜餚的四大特點
    • 不鹹不淡、沒有滋味的清代皇帝飯菜
    • 明末清初的美食家張岱
    • 李漁的飲食觀和他宴客的美食
    • 博學多才的美食家紀曉嵐
    • 袁枚對飲食文化的研究和他的《隨園食單》
    • 清代時風氣更盛的船宴
    • 明清時豪飲和欣賞冰雪世界奇觀兼得的冰宴
    • 號稱中國古典宴席之冠的滿漢全席
    • 努爾哈赤急中生智燒出「黃金肉」
    • 摹擬百鳥放生情景的宮廷名餚——「百鳥朝鳳」
    • 乾隆遇雨題字的「皇飯兒」和魚頭豆腐
    • 乾隆下蘇州執意吃出來的「松鼠鱖魚」
    • 大受乾隆讚賞的天下第一菜——蝦仁鍋巴
    • 乾隆御評後身價倍增的「五丁包子」
    • 乾隆皇帝御賜匾額「都一處」
    • 慈禧太后御廚擅長的「八寶飯」
    • 出自太子少保丁寶楨府中的「宮保雞丁」
    • 慈禧太后賜封的名菜「金絲韭黃」
    • 食界聲名顯赫,被奉為經典的譚家菜
    • 明清時期燦若星辰的眾多名廚
    • 明代時特別盛行的青花瓷和釉裡紅
    • 極為名貴的清代宮廷御用瓷器——琺瑯瓷
  • 第八章 多元絢爛的當代中華飲食時代
    • 中華民國時期令人「回味」的飲食文化
    • 更加繁榮發展的飲食文化
    • 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壯族的飲食風俗
    • 興起於白山黑水的滿族的飲食風俗
    • 生活在天山南北的維吾爾族的飲食風俗
    • 有「馬背民族」稱號的蒙古族的飲食風俗
    • 居住在「世界屋脊」上的藏族的飲食風俗
    • 有諸多禁忌的回族的飲食風俗
    • 鍾情酸食的苗族人的飲食風俗
    • 擅長製作泡菜的朝鮮族的飲食風俗
    • 以藝術為第一的梅蘭芳的飲食情緣
    • 馬敘倫與馬先生湯的軼事
    • 飲食之道與常人反其道而行的鄭逸梅
    • 喜食閩菜的大文豪郁達夫
    • 京劇馬派創始人馬連良與美食的淵源
    • 三毛揮之不去的美食情結
    • 「避暑山莊」——承德的八仙宴
    • 能給人以藝術享受的長白山珍宴
    • 獨樹一幟的成都風味小吃
    • 北京門框胡同特有的「三絕」飲食
    • 在廟會中發展起來的上海城隍廟著名小吃
    • 遍布各地、不一而足的中國清真名菜
    • 一九三〇年代盛行天津的成套飯菜——「八大碗」
    • 可稱得上天下一絕的雲南鶴慶吹肝
    • 「廢料」變名餚的四川菜品夫妻肺片
    • 上海為數不多的經典小吃之一小籠包
    • 來源於趣聞的不要命的「鬼城抄手」
    • 馳名中外的上等魚品武昌魚
    • 豫菜中的絕中之絕——「套四寶」
    • 製作相當考究的桂發祥什錦麻花
    • 社會影響巨大且名揚東南亞的阿一鮑魚
    • 精於飲食之道的譚廷闓及其造就的譚廚們
    • 享有「西秦第一美味」之稱的陝西名廚李芹溪
    • 善於繼承和發展的川廚的佼佼者們
    • 令人嘆為觀止的正統魯菜大師傅的技藝
    • 受康乾屢下江南影響而自成體系的蘇菜名廚
    • 中國四大名菜之一的粵菜的眾多名廚們
    • 浙菜廚師大家中可稱道的於迎祥和蔣水銀
    • 梅家菜的靈魂人物——第三代傳人王幫福
    • 現代社會常用的飲食器具與食物的搭配講究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