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书立足《新唯识论》在近现代中国哲学发展历程中的曲折际遇,深入剖析了熊十力在本体论、心性论、方法论、修养论等层面所进行的儒佛会通的理论建构尝试,特别阐发他以唯识学反思儒家传统的思想特色、致思路向及其对现代新儒家的影响,从而彰显《新唯识论》独特的学术价值和思想意义。
- 封面
- 前折页
- 书名页
-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 序
- 目录
- 引言
-
第一章 《新唯识论》的问题意识及思想概要
-
第一节 《新唯识论》的问题意识
-
第二节 《新唯识论》的思想概要
-
-
第二章 本体论层面之儒佛会通
-
第一节 从唯识论转向唯心本体
-
第二节 从佛教缘起论转向能创生之本体
-
第三节 彻底一元论的本体架构之延伸
-
-
第三章 心性论层面之儒佛会通
-
第一节 从唯识妄心转向本心论
-
第二节 心与性关系上的儒佛分辨
-
第三节 《新唯识论》心性思想之延伸
-
-
第四章 体用层面之儒佛会通
-
第一节 《新唯识论》的体用不二论
-
第二节 《新唯识论》对儒佛体用义的综合
-
第三节 《新唯识论》体用观之发展
-
-
第五章 修养论之儒佛会通
-
第一节 性智主导量智的修证前提
-
第二节 唯识学的闻熏修证与熊十力的返本还原
-
第三节 《新唯识论》修养论之发展
-
-
第六章 儒佛会通与儒佛之争
-
第一节 熊十力与内学院的往复论辩
-
第二节 佛学界对《新唯识论》的评议
-
第三节 对《新唯识论》的总体定位及评价
-
-
第七章 从儒佛会通到宗教对话
-
第一节 宗教对话的类型及基本理论
-
第二节 宗教对话的层次性
-
第三节 走向中西宗教对话的儒佛会通
-
- 参考文献
- 索引
- 后记
- 版权页
- 后折页
- 封底
- 出版地 : 中國大陸
- 語言 : 簡體中文
- DOI : 10.978.75097/70184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