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中国班主任研究

出版日期
2017/11/01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7301289372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领导者、组织者,其工作方法直接影响班风、学风,以及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的言谈举止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甚至可能会在他们心目中留下终身难以磨灭的印象。因此,班主任的工作方法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他能否成为一名合格的班级管理者和能否真正成为班级全体学生的良师益友。
中国大陆有400多万中小学班主任,但该领域的学术研究长期处于薄弱状态。本书参与编写的人员包括华东师范大学、湖北第二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复旦大学、台湾地区台南大学等高校研究班主任的老师以及《班主任》杂志社社长等。本书在与欧美包括英国、澳大利亚、美国、乌克兰、瑞典、新西兰等国学者积极合作的基础上,推出中国班主任研究成果和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主要对班主任的"边界"、班主任工作方法、班主任评价机制的建立、班级工作的指导思想、班主任工作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优秀班主任、班级管理中教育性的回归等进行深入剖析。
本书致力于引领本领域的实践改革与理论建设,以期在国内外产生积极的影响。
  • 版权信息
  • 目录
  • 序言
  • 关注学校内部公平的指数研究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学校内部公平的内涵
    • 三、学校内部公平的分析框架
    • 四、问卷编写与数据搜集
    • 五、研究数据
    • 六、结论与讨论
  • 中国班级的特性
    • 一、中国班级的特性
    • 二、中国班级:作为雏形的社会
    • 三、中国班级的利与弊
  • 班主任:以“爱”滋养学生终身发展与存在可能的生命牧者——基于湖北省武昌实验小学1958届L班毕业生的回溯研究
    • 一、引子:跨越世纪的“班主任”回忆与教育回响
    • 二、视角与方法:基于个体生命历程的回溯研究
    • 三、班主任的“教育之爱”:为学生奠定终身发展的人格基础
    • 四、结语: 班主任的世纪背影与教育之爱
  • 试析中国班级生活当代变革的基本主题及其伦理面向
    • 一、过去近三十年中国班级生活变革的基本主旨
    • 二、过去近三十年中国班级生活变革的合理性
    • 三、中国班级生活变革有待深化的两个主题
    • 四、中国班级生活在伦理实体意义上的探讨
  • 从“所属群体”到“属于自己的群体”——帮助学生通过主动交往优化发展生态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求解的方向
    • 三、解决问题的案例——帮助学生主动解决“亲子沟通问题”
    • 四、案例中蕴藏的教育智慧
    • 五、研究的结论——让学生在主动交往中自主建设“群体”
  • 班主任如何践行杜威民主主义教育思想
    • 一、根据“学校即社会”的主张,从社会系统的
    • 二、按照“教育即生活”的主张,在班级建设中
    • 三、根据“从做中学”的主张,在班级建设中形成
  •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学业生活的转变及学校行动——基于走班制教学改革的分析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对走班制的整体感知
    • 五、走班模式带来高中生学业生活的转变
    • 六、走班制下高中生学业生活转变带来的挑战
    • 七、引导高中生适应转变的学校改进行动
  • 高中走班制改革背景下对“班级”本体价值之思考
    • 一、何为班级
    • 二、班级何为
    • 三、“公共生活”视域下班级的若干问题思考
    • 四、基于对“走班制”反思的班级价值重建
  • 学习活动的生态学分析:以“新基础教育”研究实验学校为例
    • 一、学习活动的生态学分析框架
    • 二、学习活动的生态学分析
    • 三、结 语
  • 中国台湾地区班级经营议题研究之回顾与前瞻——以2011—2015年学位论文为例
    • 一、绪 论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问题
    • 四、名词释义
    • 五、文献探讨
    • 六、研究与发展
    • 七、研究结论
    • 八、研究方法
    • 九、结果与讨论
    • 十、结论与建议
  • 学生主导,三力共驱,综合融通——常州市某小学暑假作业重建研究报告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基础
    • 三、研究过程与方法
    • 四、研究结果
    • 五、讨论
  • 一样的暑假,不一样的生活——“互联网+家校合作”暑假项目的实践与反思
    • 一、学生暑假生活的现状及其变革的可能性
    • 二、项目背景
    • 三、“互联网+家校合作”暑假生活的变革
    • 四、活动价值思考
  • Academic Socialization and Parental Involvement
    • Academic socialization
    • Problematic encounters
    • Distance as a general trait of the relationship
    • Parent-teacher relations under pressure
    • Who is the demanding consumer parent?
  • Supervisory teachers demanding and rewarding role as the link between home and school
    • Abstract
    • Traditions in the Nordic countries
    • Parents' influences in schools
    • Legislation and Icelandic school culture
    • Research on parental involvement in Iceland
    • The supervisory teachers role
    • What is desirable in parents' participation?
    • Pressure on parent-teacher relationship
  • The Nature of Class Collective as a Social Institute
  • 班主任研究的知识创生与积淀状态报告——以2009年至2015年为研究时限
    • 一、班级与班主任岗位的本体性研究
    • 二、班主任工作研究
    • 三、班主任素质研究
    • 四、班主任发展研究
  • 多维视野中的班主任——第一届“中国班主任研究”圆桌论坛综述
    • 一、透析现实挑战,审视多元走向
    • 二、基于人性理解,反思文化差异
    • 三、回归育人价值,重视班级建设
    • 四、基于教育实践,反思相关研究
    • 五、建构研究生态,推动系统变革
  • 实现中国班主任研究的方法论自觉——第二届“中国班主任研究”圆桌论坛综述
    • 一、研究意识的觉醒
    • 二、研究范式的形成
    • 三、研究生态的建设
  • 以理性与激情迎接班主任政策的再创生——第三届“中国班主任研究”圆桌论坛综述
    • 一、聚焦班主任政策的新系统
    • 二、关注政策、理论与实践的新关系
    • 三、明晰班级、学校、教育的新理想
    • 四、建立班主任研究乃至教育研究的新范式
  • 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第四届“中国班主任研究”圆桌论坛综述
    • 一、感受复杂,关怀生命:聚焦社会转型中的当代儿童
    • 二、发现智慧,追求发展:敏感于中国班主任的发展状态
    • 三、应对挑战,勇于更新:班主任研究者的群体发展与研究质量
  • 在“多”与“一”的互生与共生中发展中国班主任研究——第五届“中国班主任研究”圆桌论坛综述
    • 一、班级与班主任研究视角及方法的丰富
    • 二、教育学视角的再清晰
    • 三、班级与班主任内涵研究的再深入
    • 四、班级与班主任发展的生态支持
  • 出版地 中國大陸
  • 語言 簡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