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詩言志」是自先秦以來的悠久傳統,詩人透過作品抒情言志,成就流傳千古的名作;後世學者也透過知人論世的研究,探尋作者的幽微意志,解讀作品的意義與價值。但在六朝時期,由於政治的動盪、文學集團的興起,詩人的創作來到前所未有的局面,文學開始不僅能嚴肅的承載詩人情志,也開始被賦予了更多的「功能性」。本書透過「擬作」、「代言」、「應制」、「文人樂府」四類詩作,探討六朝詩作中的遊戲競技、逞才求用等功能性的作品,以爬梳六朝詩在情志之外的多元面向,從而對六朝詩的意義與價值有更完整的理解。
- 如蝶振翼——《文史新視界叢刊》總序一/車行健
- 總序二/劉芝慶、邱偉雲
-
第一章 緒論
-
第一節 情志之外的角度
-
第二節 本書章節概述
-
-
第二章 六朝擬作詩與代言詩的詮釋進路
-
第一節 從文體的「客觀規範性」論六朝擬作詩的意義與價值
-
一 擬作詩與中國文體論的「客觀規範性」
-
二 擬作詩在詮釋上的模糊地帶
-
-
第二節 論六朝代言詩的價值歸屬——從遊戲性與技藝性的角度切入探討
-
一 六朝文學的遊戲性、技藝性與代言詩
-
二 代言詩在詮釋時所遭遇的問題
-
-
第三節 小結
-
一 六朝擬作詩的詮釋進路
-
二 六朝代言詩的詮釋進路
-
-
-
第三章 六朝應制詩與政治權力的關係
-
第一節 應制詩與公宴詩的區別
-
第二節 魏晉應制詩與政治權力的關係
-
一 政治地位所帶動的應制文學風氣
-
二 魏晉應制詩與政治的對話——應制詩的正格與其他
-
-
第三節 南朝應制詩的發展及其與政治權力的關係
-
一 南朝文學集團促進應制詩的發展
-
二 南朝應制詩與政治權力的關係
-
-
第四節 小結
-
一 應制詩的定義與討論範圍
-
二 應制詩與政治勢力消長的關聯
-
三 應制詩的價值及正格,承繼與開展
-
-
-
第四章 南朝文人樂府詩中的遊戲性與技藝性
-
第一節 樂府詩的娛樂性質及其轉變
-
第二節 南朝文人樂府詩所展現的遊戲性與技藝性
-
一 依樂府古題題義的創作方式
-
二 以部分新詞嵌入樂府詩的創作方式
-
-
第三節 小結
-
一 樂府詩中的娛樂性與側重文字的發展趨勢
-
二 南朝樂府詩在遊戲性與技藝性的展現
-
-
- 第五章 結論
- 徵引文獻
- 索引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