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 App
0人評分過此書

六朝詩「傷春」的連類譬喻

出版日期
2016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9290890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傷春悲秋」一直是中國傳統文學的重要主題,然而對於「傷春」情懷如何生成?與哪些物候知識、時物體系可以互相輝映,以完成「傷春」書寫的碩大連類譬喻體系?是本文書寫的基本關懷。
六朝其不論在文學創作與批評、類書編纂與成熟上,皆成為上承先秦兩漢,下&;#21843;唐宋的關鍵時期。本文於是選以六朝詩作最為討論文本,以逯欽立先生《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為主要文本來源,佐以相關詩騷作品,期將六朝詩作中的春天書寫,作出合理的分類、分析與討論,找出六朝詩作中「傷春」書寫的連類譬喻體系。
筆者所依循的討論分法,實受雷可夫(George Lakoff, A.D.1941-)與詹森(Mark Johnson, A.D.1949-)之《我們賴以生存的譬喻》,以及艾蘭(Sarah Allan, A.D. 1945- )之《水之道與德之端──中國早期哲學思想的本喻》所啟發。本文期於對六朝詩作之細膩思索後,與日人松浦友久先生於《中國詩歌原理》一書中所提到的四季書寫,能相互討論、對話。
在論述安排上,筆者以先民觀察大自然之順序,從地貌及於人文與天文。藉以得出春草、春華、春苔與春樹乃春季書寫的主要意象群,而孕育各種地貌植物之春陽、春風、春水,以及與植物密切依存之春雲、鳥獸等,皆成為次要意象群。並且,春天的感受必得是感官體驗的充分浸潤,故視聽味嗅觸等各類感官經驗,亦紀錄於春天書寫中,成為連結各類不斷牽引、衍生的連類譬喻體系之重要關鍵。
經由這些分析後發現,所謂「傷春」無法簡化為春天的傷感悲思,而是各種詩人在春天的情境中所引發的種種思緒。不同於松浦友久認為「傷春」乃是「悲秋」之拓展,筆者認為兩者同時並存於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中,但多數是分屬不同族群、不同氣氛、不同季節感受。若說春天經常以青綠之姿、飽滿水滴引起士子對生命、愛情、家國之感懷,秋天則以枯黃之葉、唧唧蟲鳴引起生命、仕途之感傷。簡言之,「傷春悲秋」恰好分流成春天的、女子的、愛情的主題,與秋日的、士人的、悲士不遇的情境,瀰漫成中國傳統文學之大宗。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