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书采取史论结合的研究方法,坚持逻辑与历史统一的原则,从儒学发展史的角度及易学哲学的高度,提炼出陈法哲学思想研究的若干重要命题,并以此为基础展开系统研究;同时注重研究的学理性,紧密贴近陈法思想的本原,既深入挖掘陈法哲学思想丰富的内涵,又充分展现其独特个性色彩。本书使陈法哲学思想的原貌得以完整呈现,为系统研究中国易学和儒学发展史,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贵州地方思想文化,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
- 封面
- 前折页
- 书名页
- 自序
- 前言
- 目录
-
上篇 陈法易学思想
-
第一章 易的起源
-
第一节 河图洛书说
-
第二节 易有太极说
-
第三节 乾坤父母说
-
-
第二章 《周易》的体系结构
-
第一节 彖、爻、象辞及其含义
-
第二节 象、数、辞、理及其关系
-
第三节 《周易》的经传结构
-
-
第三章 《周易》的性质
-
第一节 以《易》为卜筮之作的论点评析
-
第二节 以《易》为明人事之书的思想线索
-
第三节 陈法关于《易》明人事的思想
-
-
第四章 解易体例
-
第一节 传统易学的主要解易体例
-
第二节 陈法对传统解易体例的继承和发挥
-
-
-
下篇 陈法儒学思想
-
第一章 朱陆之辩及其评价
-
第一节 朱陆之辩的问题
-
第二节 朱陆之辩的实质
-
-
第二章 象山心学论
-
第一节 认性为理与认心为理
-
第二节 朱陆心、理异同
-
-
第三章 格物致知与发明本心
-
第一节 格物穷理
-
第二节 复其本心
-
第三节 朱陆为学方法辨
-
-
第四章 象山之学与孟子思想
-
第一节 圣人之学
-
第二节 象山之学与孟子思想
-
-
第五章 象山之学与禅学
-
第一节 朱陆异端辨
-
第二节 象山之学与禅学
-
-
第六章 良知和致良知辩
-
第一节 良知辩
-
第二节 致良知辩
-
-
- 附录 陈法年谱简编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版权页
- 后折页
- 封底
- 出版地 : 中國大陸
- 語言 : 簡體中文
- DOI : 10.978.75097/85188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