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文學跨界文化、飲食文學、都市生活的最新研究!
★陳冠中、焦桐、蘇童跨地域頂級推薦!
★黃淑嫻專文提味!
飲食圍繞日常,當中文化最容易被忽略。蕭欣浩博士花十年時間,研究香港飲食文學及文化,探討飲食的相關課題,結集成《解構滋味:香港飲食文學與文化研究論集》。
本書題材從古代的甲骨文、蘇軾的詩文,到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粵語片、茶餐廳文化,以至香港作家也斯的創作、内地作家蘇童的小說與台灣作家劉克襄的散文,探討飲食於不同時空的文化意義。蕭欣浩博士以學者兼廚師的身分,呈現一道道美食背後,文學、電影與文化構成的人間滋味。
★陳冠中、焦桐、蘇童跨地域頂級推薦!
★黃淑嫻專文提味!
飲食圍繞日常,當中文化最容易被忽略。蕭欣浩博士花十年時間,研究香港飲食文學及文化,探討飲食的相關課題,結集成《解構滋味:香港飲食文學與文化研究論集》。
本書題材從古代的甲骨文、蘇軾的詩文,到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粵語片、茶餐廳文化,以至香港作家也斯的創作、内地作家蘇童的小說與台灣作家劉克襄的散文,探討飲食於不同時空的文化意義。蕭欣浩博士以學者兼廚師的身分,呈現一道道美食背後,文學、電影與文化構成的人間滋味。
- 序一
- 自序
-
第一輯 古代文字與文學
-
從甲骨文看商代煮食文化
-
從飲食詩看蘇軾的貶謫生活
-
-
第二輯 戰後香港的飲食文化
-
攝飲寫食:也斯戰後香港飲食文化觀察
-
從英式到港式:茶餐廳及其飲食的傳承與轉化
-
-
第三輯 電影中的飲食文化與生活
-
食在光影中:試論 1950、60 年代倫理片中的矛盾
-
戰後香港的飲食影像:以 1950、60 年代香港電影為研究核心
-
-
第四輯 從香港到世界
-
味覺嚮導的探索:舒巷城飲食散文中的香港
-
也斯的跨文化飲食地圖:以其詩作為研究核心
-
越界的味覺漫遊:論也斯遊記中的飲食意涵
-
-
第五輯 飲食於香港以外
-
從耕農到醯醢:論劉克襄飲食散文的建構與書寫策略
-
飲食、血親與慾望:以蘇童的〈堂兄弟〉與〈玉米爆炸記〉為例
-
- 出版地 : 香港
- 語言 : 繁體中文
- DOI : 10.978.98879367/70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