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流動香港飲食誌

出版日期
2020
閱讀格式
PDF ;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87458357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流動香港飲食誌》匯集蕭欣浩多年來累積的經驗,為飲食相關的書籍和電影,留下了一些評論,也有作者抒發對香港和台灣的飲食文學、文化的一點看法。
作者為前明報專欄邀約作家,故書中許多文章來自《明報・語文同樂》的專欄。作家蘇童與蕭欣浩的酒食對談放於附錄,像餐後點綴的甜點,對整頓飯起重要的作用。
本書除了暢談港台兩地的地道美食之外,更涉及飲食源流,飲食與社區互動,飲食文化等深層次的討論。
  • 輯一:步入劣食的年代
    • 「素」有研究
    • 一場「指羊為狗」的網絡風波
    • 步入劣食的年代(上)
    • 步入劣食的年代(下)
    • 水果隨想
    • 未來飲食主人翁
    • 傑青與我們的口味
    • 粟米斑塊唔夠「斑」?
    • 飲食與社區之間
    • 飯盒與劣食之間的距離
    • 識食,也是一種尊重
  • 輯二:呷一口咖啡
    • 一個人的井財街
    • 生活似是......?
    • 呷一口咖啡
    • 再見禮頓道
    • 孤獨旅人
    • 迪化街的本草「潮」
    • 向未知出發
    • 時新有時
    • 尋味.一九五〇
    • 雲與遊
    • 飲食小學堂
    • 黃大仙「嗇」中醫
    • 微型創作大想像
    • 熊本的美麗與傷痕
    • 銀髮以後
    • 熟悉的臺灣 陌生的臺灣
    • 吃一口文化歷史
  • 輯三:方格裏的廚師和食客
    • 米芝蓮─神聖的魔咒
    • 方格裏的廚師和食客
    • 王宣一的一場小宴
    • 是情也是詩
    • 看得見的粵語
    • 美食車輪轉不轉?
    • 食蟻、食蝦、食文化
    • 陳冠中與煩惱娃娃
    • 無聲與有聲
    • 飲食有STEM
    • 飲食與最後的時光
    • 飲食與愛情
    • 愛我請包容
    • 讀古文 煮古菜
    • 一杯鴛鴦的文化與人情
    • 隔代廚神的成長
    • 《日本的餐桌》:石毛直道的飲食文化視野
    • 劉克襄的另類市場學
    • 如果飲食是唯一的出路
    • 保育與發展─臺灣飲食文化的雙軌並行
    • 香港飲食文學的一些問題
    • 無盡的文學盛宴:也斯跨界的飲食視野
  • 附錄 與蘇童對談:江南吃貨的酒食印記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