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蓬萊米的故事

出版日期
2017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9318211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 二刷序
  • 推薦序
  • 自序
  • 總編輯的話
  • 楔子 難以下嚥的米飯
    • 薩摩明日之星密訪臺灣
    • 懸念的大臺北平原
    • 三在六亡一回頭
    • 暗誓將再來臺
    • 最後一問 難以下嚥的米飯是何物
    • 昔日的貧僧橋口(改名樺山資紀)就任臺灣首位總督
  • 第一章 臺灣.粳米.400 年
    • 鎩羽而歸的遺憾
    • 臺灣「粳米」的精彩何止 400 年
    • 漢人遷臺前臺灣的稻米「品種」
    • 200 年地方志〔誌〕裡看臺灣稻米品種的更迭
    • 躍上舞臺的好米品種:「烏尖﹝占﹞*」
    • 高腳、下腳、矮腳、低腳的農家種
    • 埋沒一甲子的「恩賜」
    • 「恩賜」不在「大」,有「心」則靈
    • 空谷足音與尋根
    • 母因子而貴 —— 「Dee-geo-woo-gen, DGWG」 登場
    • IR8 ﹝IR8-288-3﹞
    • 永遠的「DGWG」
    • 說文解字 「秈」是「籼」,「稉」不是「粳」
  • 第二章 磯永吉為何眉頭深鎖?
    • 向藝術家說故事
    • 「內地種」試作要人 藤根吉春
    • 臺灣在來品種「短廣花螺」
    • 「在來種」改良派掌門人 長崎常
    • 生不逢時不逢地的哀愁
    • 搖出聚類分析的傑卡德係數(Jaccard coefficient)
    • 蓬萊米風華時代來臨
  • 第三章 「蓬萊米之母」末永仁
    • 翻轉臺灣稻米改良的 1910 年
    • 命也運也的福星 末永仁
    • 相知相惜的育種家 末永仁與磯永吉
    • 「幼苗插植法」突破水土不服的瓶頸
    • 神的後代「臺中 65 號」
    • 育種宗師殞落在他的田畝裡
    • 後記
  • 第四章 推動搖籃的一雙手:臺北廳農會 ── 1900 年代日本稻種一息僅存的歲月
    • 「生蕃綏撫」安撫民心
    • 他等待的「果陀」是什麼
  • 第五章 北部蓬萊米走廊記事
    • 重現百年前的浪頭 「中村」種
    • 在來種改良派與內地種導入派的角力
    • 中村種迎來新契機
    • 竹子湖擔起中村種育成重任
    • 「蓬萊米」揭起臺灣稻作奇蹟的序幕
  • 第六章 臺灣稻米古典名種談
    • 溯源至五千年前的稻米栽培
    • 早年臺灣在來稻米「品種」的屬性
    • 占城稻系統
    • 烏尖(O-chiam)系
    • 短廣花螺(Té-kòng-hoe-lê)系
    • 鳥咬(Chiáu-ka)系
    • 大花(Toa-hae)系與格仔(Keh-a)系
    • 白殼(Peh-khak) 系與菁稿〔青稿、青〕(Chhi -kó)系
    • 芒花朮(Bân-hae-chút)系與反朮(Hoán-iâm-chút)系
    • 鵝卵朮(Gô-nng-chút)系
    • 早年臺灣的日本稻米「品種」的屬性
    • 取(せきとり.Sekitori)與 赤毛(あかげ.Akage)
    • 竹成(たけなり.Takenari)
    • 愛 (あいこく.Aikoku)與 銀坊主(ぎんぼうず.Gimbozu)
    • 旭(あさひ.Asahi)
    • 治(かめじ.Kameji)與ノ尾( の尾,かめのお.Kamenoo)
    • 產業趣談 從《夏子の酒》的酒米品種「龍錦」談起
    • 神力(しんりき.Sinliki)
    • 雄町(おまち.Omachi)、都(みやこ.Miyako)及其他
    • 中村(なかむら.Nakamura)
  • 第七章 磯永吉 ── 1945 年後的幽微心境
    • 國破山河在 局勢丕變
    • 青田街孤燈 留下名山
    • 臺灣稻研究 嘆為觀止
    • 巨人的身影 逐漸模糊
    • 後記
  • 第八章 黯然退場的名號 ── 「蓬萊」與「在來」
    • 「蓬萊米」名稱之源起
    • 臺灣育種家先鋒 —— 楊遜謙
    • 世界級蓬萊稻種「臺南 5 號」的推手 —— 莊商路
    • 1970 年代育種家之首 —— 黃真生
    • 「國寶級」育種家 —— 洪秋增
    • 臺灣秈米已非吳下阿蒙
    • 「稉」字與「秈」字品種相互輝映
  • 第九章 八十九年後的新古典 ── 中村種
    • 1925 年「中村種」重見天日
    • 復刻竹子湖的光榮歷史
    • 復活 —— 喚起沉睡 30 年的「中村種」活力
    • 不僅止於「始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
    • 夢迴 —— 用心良苦的中村復活記
    • 即刻救援打破「種子的休眠性」
    • 在寒風中插秧
    • 「中村」身世之謎
    • 與「中村」的心靈交流
    • 回首與記憶
    • 別後 89 年「中村種」回歸竹子湖
    • 有故事的米 —— 「中村種」米飯終於上桌囉
    • 後記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