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身處在水果王國的臺灣,你嚐過水果的「真滋味」,
卻不一定嚐過水果的「政治味」!
買賣水果很單純,但臺灣水果想進中國市場,情況就不同。除了兩岸市場運作的差異,政治關係上的曖昧更是眾所皆知。臺灣農民想要固定的銷量和穩定的收益,卻無奈官商從中上下其手,造成紅利分配不均;中國則有以農業統戰臺灣的政治目的,透過政策採購以拉攏民心,雖然解決部分生產問題,但在中國市場要怎麼賣?能不能賣得動?又是另一回事。這些盤根錯節的政治角力與利益分配,就此形成了一門「水果政治學」。
作者記錄這十年來的兩岸農業交流後,利用基本的經濟原則提出建言,希望回歸市場機制、尊重消費者導向,期待臺灣能發展一套模式,將優良農特產品順利銷往中國,進而站穩腳步,面對更開放的全球市場。
卻不一定嚐過水果的「政治味」!
買賣水果很單純,但臺灣水果想進中國市場,情況就不同。除了兩岸市場運作的差異,政治關係上的曖昧更是眾所皆知。臺灣農民想要固定的銷量和穩定的收益,卻無奈官商從中上下其手,造成紅利分配不均;中國則有以農業統戰臺灣的政治目的,透過政策採購以拉攏民心,雖然解決部分生產問題,但在中國市場要怎麼賣?能不能賣得動?又是另一回事。這些盤根錯節的政治角力與利益分配,就此形成了一門「水果政治學」。
作者記錄這十年來的兩岸農業交流後,利用基本的經濟原則提出建言,希望回歸市場機制、尊重消費者導向,期待臺灣能發展一套模式,將優良農特產品順利銷往中國,進而站穩腳步,面對更開放的全球市場。
- 差異化策略 開創外銷新藍海/蔡復進
- 臺灣水果不要政治味/樊中原
- 對兩岸交流要多包容/陳先才
- 變臉.變心.轉向/吳鯤魯
- 臺灣農民要的是真心/蘇偉碩
- 自序
-
第一章 局外人
-
1.兩顆子彈
-
2.北藍南綠
-
3.換軌
-
4.亂局
-
-
第二章 升溫
-
1.探底
-
2.先行者
-
3.階級
-
4.連胡會:農業成為重中之重
-
5. 終結
-
-
第三章 參與
-
1.過招
-
2.農會
-
3.北京行
-
4.誤解
-
5.代言人
-
-
第四章 政治VS市場
-
1.政策採購
-
2.誰跟著大人走
-
3.吃相難看
-
4.中間商
-
5.鳳梨釋迦
-
-
第五章 農業戰場
-
1.嘗試失敗
-
2.龍頭在哪裡?
-
3.過度生產、過度消費!
-
4.安全與認證
-
5.借鏡
-
-
第六章 終曲:剪不斷、理還亂
-
1.小農心聲
-
2.水果政治學
-
3.反思:回歸市場機制、尊重消費者導向
-
- 後記
- 附錄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