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臺灣目前在閱讀相關的研究上,較少針對華文文本的特殊性進行深度探討。華文文本的組成受漢字表意系統影響,與西方的表音系統形成之文本有其根本上之殊異。本書兼容東方與西方、並採古典與現代,結合理論與實用,達到「體」、「用」之結合,這是本書的寫作主軸。在目前可見的諸多閱讀策略中,難免有重出反覆、疊床架屋之處。作者以為策略與策略之間應該是具有系統性的層遞關係,而且依從文本的屬性,並根據認知心理及大腦運思過程,將策略的擬定分成形式類與內容類,從基礎而進階,彼此環環相扣,依序遞進。文中所論述的七種閱讀策略可以處理現代華文文本閱讀時的多數問題,它們依序是︰「解碼策略」、「劃線策略」、「具象化策略」、「提問策略」、「推論策略」、「摘要策略」、「綜合比較策略」。這七者在內在思維及外在組織的層次性、順序性及連貫性,具有關聯性,它們可以個別獨立施行,但彼此又交互影響增補。
- 孫序/孫劍秋
- 張序/張曉生
- 自序/楊曉菁
-
第一章 緒論
-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第二節 文獻探討與研究範圍
-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
-
第二章 閱讀義界、閱讀策略及相關理論
-
第一節 閱讀的內涵與外延
-
第二節 華文文本閱讀之特色
-
第三節 心理學理論與閱讀策略
-
第四節 西方文學理論與閱讀策略
-
-
第三章 《文心雕龍》「文術論」中之閱讀視域
-
第一節 《文心雕龍》之內涵及其與閱讀之關聯
-
第二節 「文術論」之內涵與特色
-
第三節 「文術論」揭示之閱讀觀點
-
第四節 小結
-
-
第四章 形式理解型閱讀策略(一)
-
第一節 前言
-
第二節 解碼策略—語言認知
-
第三節 小結
-
-
第五章 形式理解型閱讀策略(二)
-
第一節 前言
-
第二節 劃線策略—組織加工
-
第三節 具象化策略—組織重構
-
第四節 小結
-
-
第六章 內容理解型閱讀策略(一)
-
第一節 前言
-
第二節 提問策略—組織監控
-
第三節 推論策略—組織監控
-
第四節 小結
-
-
第七章 內容理解型閱讀策略(二)
-
第一節 前言
-
第二節 摘要策略—組織整併
-
第三節 綜合比較策略—組織延伸
-
第四節 小結
-
-
第八章 結論
-
第一節 研究成果反思
-
第二節 研究議題的未來展望
-
- 參考文獻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