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香港是世界有名的金融及商業中心,經濟發達,多份國際雜誌推崇香港為世界上最佳的商業城市之一,成就有目共睹。能夠如此,香港人的努力功不可抹。香港企業的成功,背後實蘊藏著組織行為與人事管理理論的應用。
《組織行為與人事管理》一書的編寫,目的是向讀者精簡地介紹組織架構、組織行為及人事管理三方面的知識,內容包括:組織及工作環境架構、工作小組及領導、工作中的個體、人事管理、均等就業機會、人力資源規劃、僱員關係和勞資關係。
除理論外,本書還據香港的現實狀況提供很多實例,使讀者更容易掌握理論的應用;又於各章中的適當處加插思考問題部分,澄清並強化讀者先前學過的概念。
本書除適合現職經理及督導人員外,一般讀者也當感興趣。此外,由於內容涵蓋了人事部門運作的各個範疇,本書亦可作為人事部門管理人員日常工作的快捷參考。
《組織行為與人事管理》一書的編寫,目的是向讀者精簡地介紹組織架構、組織行為及人事管理三方面的知識,內容包括:組織及工作環境架構、工作小組及領導、工作中的個體、人事管理、均等就業機會、人力資源規劃、僱員關係和勞資關係。
除理論外,本書還據香港的現實狀況提供很多實例,使讀者更容易掌握理論的應用;又於各章中的適當處加插思考問題部分,澄清並強化讀者先前學過的概念。
本書除適合現職經理及督導人員外,一般讀者也當感興趣。此外,由於內容涵蓋了人事部門運作的各個範疇,本書亦可作為人事部門管理人員日常工作的快捷參考。
- 前言
- 導論
-
1 組織及工作環境架構
-
1.1 何謂組織?
-
1.2 工作環境架構的意義
-
1.3 架構模式
-
1.3.1 功能組織
-
1.3.2 部門組織
-
-
1.4 橫向關係及矩陣架構
-
1.5 最有效的組織架構
-
1.6 非正式組織
-
-
2 工作小組及領導
-
2.1 工作小組
-
2.1.1 個人於小組中的角色
-
2.1.2 工作小組的定義
-
2.1.3 工作小組的利弊
-
2.1.4 小組作風
-
-
2.2 領導
-
2.2.1 領導權力的由來
-
2.2.2 不同的領導方式
-
2.2.3 成功的領導者
-
-
-
3 工作中的個體
-
3.1 價值觀和態度
-
3.1.1 價值觀和態度的形成
-
3.1.2 價值觀和態度的關係
-
3.1.3 價值觀和態度的改變
-
-
3.2 感觀的影響
-
3.3 個性
-
3.3.1 影響個性形成的因素
-
3.3.2 個性與組織行為的關係
-
-
3.4 工作中的學習
-
3.4.1 學習的強化作用
-
-
-
4 組織變革與發展
-
4.1 組織變革
-
4.1.1 何謂組織革?
-
4.1.2 組織變革的類形
-
4.1.3 組織變革的原因
-
4.1.4 組織變革的成功因素
-
4.1.5 組織變革的過程
-
4.1.6 管理階層的考慮因素
-
4.1.7 抗拒變革
-
4.1.8 克服抗拒
-
-
4.2 組織發展
-
4.2.1 甚麼是組織發展?
-
4.2.2 組織發展的特性
-
4.2.3 組織發展的程序
-
4.2.4 影響組織發展成敗的因素
-
-
-
5 人事管理
-
5.1 人事管理的定義
-
5.2 人事管理的功能
-
5.3 人事管理的範疇
-
5.4 在不同規模架構中的管理方式
-
5.5 人事管理的挑戰
-
5.6 分權而治
-
-
6 均等就業機會
-
6.1 均等就業機會的意義
-
6.1.1 外國的情況
-
6.1.2 香港的情況
-
-
6.2 均等就業機會的範疇
-
6.3 均等就業機會政策的好處
-
6.4 推行均等就業機會的方法
-
6.4.1 招聘廣告,不帶歧視
-
6.4.2 同工同酬,能者當之
-
6.4.3 處事態度,公平客觀
-
6.4.4 家庭崗位,切勿歧視
-
-
6.5 均等就業機會政策的正確實施
-
6.6 與商界更密切的夥伴關係
-
6.6.1 中國加入世貿的影響
-
6.6.2 SA8000社會責任管理系統
-
-
-
7 人力資源規劃及工作分析
-
7.1 人力資源規劃
-
7.1.1 人力資源規劃的目標
-
7.1.2 人力資源的需求
-
7.1.3 人力資源的供應
-
7.1.4 人力資源的調配
-
-
7.2 工作分析
-
7.2.1 工作分析的作用
-
7.2.2 工作分析的程序
-
7.2.3 搜集資料的方法
-
7.2.4 時間動作研究
-
-
-
8 人力資源的選擇及發展
-
8.1 徵聘
-
8.1.1 徵聘的考慮因素
-
8.1.2 徵聘方式
-
-
8.2 甄選
-
8.2.1 甄選員工的準則
-
8.2.2 甄選員工的程序
-
-
8.3 員工的訓練
-
8.3.1 訓練的功能
-
8.3.2 訓練計劃
-
8.3.3 是否需要訓練?
-
8.3.4 訓練的安排
-
8.3.5 訓練方法
-
8.3.6 評估訓練結果
-
-
8.4 事業發展計劃
-
-
9 表現評估
-
9.1 表現評估的功用
-
9.1.1 訓練與發展
-
9.1.2 升遷的標準
-
9.1.3 薪酬管理
-
9.1.4 溝通工具
-
-
9.2 表現評估系統的性質
-
9.3 表現評估系統
-
9.3.1 評估目標和範圍
-
9.3.2 評分標準
-
9.3.3 評估人員
-
9.3.4 評估時間
-
9.3.5 評估方法
-
9.3.6 與員工討論評估結果
-
-
9.4 評估的困難
-
9.4.1 趨向中間錯誤
-
9.4.2 暈輪效應
-
9.4.3 近因效應
-
9.4.4 個人偏見
-
-
-
10 激勵員工
-
10.1 激勵概念
-
10.2 激勵過程
-
10.3 激勵理論
-
10.3.1 馬思勞的需求層次論
-
10.3.2 赫茨伯格的雙因素模式
-
10.3.3 X理論和Y理論
-
10.3.4 阿爾特法的ERG模式
-
10.3.5 工作特性模式
-
10.3.6 目標理論
-
10.3.7 強化理論
-
10.3.8 公正理論
-
10.3.9 期望理論
-
-
10.4 激勵理論的應用
-
-
11 薪酬管理
-
11.1 薪酬政策
-
11.2 薪酬的定義
-
11.3 薪酬管理原則
-
11.4 薪酬管理系統
-
11.4.1 工作分析
-
11.4.2 工作評價
-
11.4.3 薪酬調查
-
11.4.4 薪酬結構
-
11.4.5 薪酬管理系統工作總結
-
-
11.5 獎勵制度
-
-
12 員工的福利和保障
-
12.1 推行員工福利計劃的目的和原因
-
12.2 設計員工福利策略
-
12.2.1 公司的長期計劃
-
12.2.2 員工需求
-
12.2.3 法例
-
12.2.4 物有所值
-
12.2.5 薪酬政策
-
-
12.3 員工福利的種類
-
12.3.1 額外月薪
-
12.3.2 花紅
-
12.3.3 生活津貼
-
12.3.4 生活艱苦津貼
-
12.3.5 認購公司股份
-
12.3.6 有薪假期
-
12.3.7 退休金
-
12.3.8 公積金
-
12.3.9 長期服務金
-
12.3.10 醫療保險
-
12.3.11 意外傷亡保險
-
12.3.12 房屋貸款津貼
-
12.3.13 膳食
-
12.3.14 教育津貼
-
-
12.4 保障僱員的法例
-
12.5 工業安全
-
12.5.1 僱主責任
-
12.5.2 僱員責任
-
-
-
13 員工對工作的期望
-
13.1 工作安全感
-
13.2 遣散員工
-
13.2.1 遣散費
-
13.2.2 長期服務金
-
13.2.3 遣散輔導
-
-
13.3 工作滿足感
-
13.3.1 工作滿足感和工作表現
-
13.3.2 僱員表達工作不滿的方法
-
13.3.3 增加員工的工作滿足感
-
-
13.4 工作生活素質
-
13.4.1 同工同酬及多勞多得
-
13.4.2 完善的福利
-
13.4.3 安全和健康的工作環境
-
13.4.4 工作安全感
-
13.4.5 組織工會及集體談判
-
13.4.6 事業發展
-
13.4.7 融入社群
-
13.4.8 參與決策
-
13.4.9 工作上的民主
-
13.4.10 整體生活空間
-
-
13.5 改善工作生活素質
-
13.5.1 彈性工作時間
-
13.5.2 品質圈
-
13.5.3 僱主設立託兒中心
-
13.5.4 集體談判
-
-
-
14 勞資關係
-
14.1 僱傭合約管理
-
14.1.1 僱傭合約的內容
-
-
14.2 衝突管理
-
14.2.1 僱主與僱員的看法
-
14.2.2 衝突的起因
-
14.2.3 平息衝突
-
14.2.4 減少衝突的方法
-
-
-
15 強積金制度
-
15.1 簡介
-
15.1.1 退休保障
-
15.1.2 《強制性公積金計劃條例》
-
15.1.3 為何選擇強積金制度
-
-
15.2 強制性公積金計劃管理局部(積金局)的使命
-
15.2.1 積金局的角色
-
15.2.2 積金局的架構
-
15.2.3 職業退休計劃監管
-
-
15.3 強積金計劃成員的權益
-
15.3.1 未雨網繆
-
15.3.2 即時全數歸屬
-
15.3.3 稅項寬減
-
15.3.4 提取權益
-
15.3.5 權益推算
-
15.3.6 選擇投資產品
-
15.3.7 轉職時累算權益的安排
-
-
15.4 僱主的責主
-
15.4.1 責任
-
15.4.2 稅項寬減
-
15.4.3 僱員離職
-
15.4.4 強積金可抵銷長期服務金及遣散費
-
15.4.5 拖欠供款
-
-
-
16 個人資料私隱
-
16.1 背景
-
16.2 身分證號碼與你的私隱
-
16.2.1 根據守則第2.3條的規定,在何種情況下,機構才獲准收集身分證號碼
-
-
16.3 人力資源管理與《個人資料(私隱)條例》的應用
-
16.3.1 第一原則:收集個人資料的目的及方式
-
16.3.2 第二原則:個人資料的準確性及保留期間
-
16.3.3 第三原則:個人資料的使用
-
16.3.4 第四原則:個人資料的保安
-
16.3.5 第五原則:資訊須在一般情況下可提供
-
16.3.6 第六原則:查閱個人資料
-
16.3.7 為方便各人事主管了解各原則,以下是一些常見的問題
-
-
16.4 保障網上私隱條例
-
16.4.1 互聯網所帶來的個人私穩問題
-
16.4.2 收集個人資料聲明及私隱政策聲明
-
-
-
17 網上求職及招聘
-
17.1 各類求職網站
-
17.1.1 香港及國內求職網站
-
17.1.2 亞洲區求職網站
-
17.1.3 國際性求職網站
-
17.1.4 兼職網站
-
17.1.5 各個求職網站特色的比較
-
-
17.2 僱主主使用網站招聘的好處
-
17.3 網上招聘的市場學
-
17.3.1 吸引適合的求職者申請
-
17.3.2 選擇適合的求職者
-
17.3.3 第一時間接觸求職者
-
17.3.4 完成招聘過程
-
-
- 附錄:二〇〇一年管理及督導人員未來三年管理才能及訓練需求調查
- 案例思考
- 漢英詞彙對照
- 英漢詞彙對照
- 案例思考指引
- 出版地 : 香港
- 語言 : 繁體中文
- DOI : 10.978.962996/0636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