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蒙特梭利專家親授!教孩子學規矩一點也不難:淡定面對0~6歲孩子的情緒勒索,不用 對立也能教出自律又快樂的孩子

出版日期
2017
閱讀格式
PDF ;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3842118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No.1兼具幼兒發展理論、實際案例、具體教養步驟的
全方位蒙特梭利教養書
「爸媽不發飆,孩子輕鬆教」的優雅教養祕訣!
32則案例28個QA分享 × 73個蒙特梭利專家觀點 × 3階段幼兒教養提醒

孩子愛亂碰東西、一意孤行、自我中心、
在餐廳亂叫、推人搶玩具、要玩具不買就哭鬧……
好言相勸被當耳邊風,罵他又不聽,打了又心疼,
最怕的就是他當眾哭鬧……唉~教孩子怎麼就這麼難啊!

別擔心!20年幼教經驗的蒙特梭利專家Henry羅寶鴻老師教你——

★優雅教養6大祕訣
【祕訣1】制定明確規範並堅持態度——確立原則、堅持原則
【祕訣2】與孩子討論並約定——事前約定
【祕訣3】孩子違反規範時,成人可先採取的措施——提醒四步驟
【祕訣4】幫助孩子建立規範的祕訣——兩個選擇
【祕訣5】淡定面對孩子的情緒反應——同理但不處理、不要坐以待斃
【祕訣6】正確對待孩子錯誤的方式——秋後算帳

★讀懂孩子身心發展特色,教養事半功倍——
【8~10個月】愛亂丟東西、跟大人玩你丟我撿
Q. 孩子現在10個月,老愛故意丟手上的東西怎麼辦?
A: 孩子不是頑皮!此時他的手部髓鞘化到達手掌及手指,正處於「有意識釋放手中物品」的發展期,
這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為完美自身動作的必然階段性發展過程,動作精鍊就不會亂丟東西。

【1~1.5歲】愛玩日常生活中的易碎品
Q. 孩子1歲2個月,老愛玩爸媽的玻璃杯,怎麼勸都勸不聽……
A: 這時期的孩子處於探索環境期,想探索日常生活環境的內在衝動比後天控制力強,與其不讓孩
子碰這些「易碎品」,不如教他如何小心使用,再由大人在一旁觀察監護。孩子在探索的過程
中可以滿足內在需求並發展專注力。

【1.5~3歲】喜歡說「不要!」、講都講不聽
Q. 孩子2歲半,大人叫他不要做的事情講都講不聽,該怎麼辦?
A: 1.5~3歲的孩子正處於「自我認同危機期」,當他想做一件事被成人阻止,就會有強烈的反抗
行為,也開始會跟成人說「不要」,來切割自己與成人。可活用本書的「提醒四步驟」、「兩
個選擇」、「同理不處理」,讓孩子體驗做了錯誤選擇後的結果。

【1.5~3歲】不要大人幫忙卻又愛生氣
Q.孩子2歲半,玩積木蓋房子做不好,自己生氣又不讓大人幫忙……
A:在孩子沒有主動要求下,成人不干涉孩子的活動、或協助孩子,否則可能讓他失去了自我修正、
自我學習、以及自我完美的機會。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注意不要給予他不必要的協助。

【1.5~3歲】孩子愛推別人、搶別人玩具
Q.孩子2歲8個月,只要覺得其他小朋友會來搶他正在玩的東西,就會動手推人,怎麼辦?
A:這是孩子在2~3歲發展中常出現的行為(尤其是男生),不是他「故意不聽話」或「講都講不聽」。
若有需要,家長可以用「溫和、穩定」的態度介入。先安撫受委屈的孩子,就能讓孩子知道冒犯
了別人,之後重申規範,確立原則。

【4~6歲】做錯事會怪罪別人
Q. 4歲孩子做錯事後一直抱怨:「都是媽媽害的!」「我討厭媽媽!」該怎麼辦呢?
A:在「自我認同危機期」時,成人若沒有做到「給予孩子選擇的機會」,讓他「經驗選擇後的結果」,
孩子就不會學到如何做出正確選擇、並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孩子出現這些不尊重的話語時,當
下要清楚跟他說明;之後在適當時機跟孩子討論,並約定以後不講這些不尊重父母的話。

【4~6歲】不給他買玩具就耍賴、大哭
Q. 4歲孩子到百貨公司吵著買玩具、不給他買就當眾尖叫大哭……
A: 孩子哭鬧時,不要用責備、對立的方式繼續挑釁他的情緒。活用「堅持原則」、「同理但不處
理」、「不要坐以待斃」、以及「轉移孩子注意力」的方法,就能解決孩子耍賴的問題。

更多精彩案例分享與問題解決方法請見本書……

【本書特色】
1. 針對0~6歲,根據幼兒發展特性,以案例和實際教養訣竅呈現的「蒙特梭利家庭教育」教養專書。
2. 分三大部分介紹【理論篇:父母最常有的教養盲點!】【實踐篇:教養從讀懂孩子開始!】【心態調整:教孩子,從準備好自己開始!】從教育心法到理論實踐以及心態調整,內容最全面。
3. 每一部前均教養情境檢測表或發展特色與常見問題,以及教養觀念實踐SOP圖,簡單易懂好吸收。
4. 隨書附【孩子3階段身心發展特色&教養祕訣提醒】拉頁,最實用的教養提醒祕訣。
  • 推薦序
    • 蒙特梭利教育的家庭延伸版 李裕光
    • 深深的同理,淡淡的處理,做父母再不是件苦差事! 胡蘭 
    • 把握大腦發展原則,瞭解孩子個性,沒有教不會的孩子 洪蘭 
    • 原來孩子犯錯是件美好的事! Yolanda 
    • 一則則陪伴孩子、家長面對生命的動人故事 大樹老師 
    • 破解幼兒教養難題的寶典 莊琳君 
  • 前言 給因教養而焦慮的爸媽們 
  • PART 1 理論篇:父母最常有的教養盲點! 心態對了、觀念對了!所有教養問題都能迎刃而解! 
    • 教養情境自我檢測表 
    • 「自由與紀律」教育的 6 大重點 
    • CHAPTER 1 「愛與尊重」的教育是不夠的?! 搭配自由&紀律,才能成就自律的孩子 
      • 為何「愛的教育」在我家行不通? 只推崇「愛」的錯誤教養,比打罵更可怕 
      • 「自由&紀律」如何拿捏才能恰到好處? 成人應先充分瞭解「自由與紀律」的定義 
      • 是否有明確的方法讓孩子學會自律? 把握「自由與紀律教育的 6 大重點」準沒錯! 
    • CHAPTER 2 提醒四步驟 & 兩個選擇,聰明解決孩子的不當行為 
      • 孩子違反規範時,如何才能避免親子衝突? 提醒四步驟:「溫和但堅定」的態度比說大道理更有效! 
      • 提醒好多次,孩子還是不遵守規範,該怎麼辦? 兩個選擇:讓孩子體驗後果,他才能真正內化規範 
      • 【家長提問 Q & A 】 
      • 孩子犯錯時,提醒四步驟+兩個選擇 SOP
    • CHAPTER 3 同理但不處理 & 秋後算帳 淡定面對孩子的情緒問題 
      • 孩子不高興就大聲哭鬧,怎麼勸都沒辦法? 同理但不處理,陪孩子度過情緒高峰 
      • 那大人應該何時和孩子討論他犯的錯呢? 秋後算帳,正確對待孩子的錯誤 
      • 【家長提問 Q & A 】 
      • 孩子出現情緒時,同理但不處理+秋後算帳 SOP
  • PART 2 實踐篇:教養從讀懂孩子開始! 方法對了、訣竅對了!教孩子學規矩一點也不難! 
    • 孩子學習紀律的5大階段  
    • CHAPTER 4 透視 0 ∼ 3 歲幼兒心理發展,頭痛問題就能迎刃而解 孩子不是跟你唱反調,只是自我認同危機作祟 
      • 0 ∼ 3 歲心理發展重點 & 問題行為  
      • 0 ~ 3 歲孩子的發展特點與內在需求 正確面對「自我認同危機期」,培養自律習慣的基礎 
      • 家有 0 ~ 3 歲孩子,父母應具備的正確觀念 內在衝動驅使孩子無法服從指令,不是故意頑皮 
      • 8 ~ 10 個月問題行為 亂丟東西、看到東西就抓 
      • 10 ~ 12 個月問題行為 亂拿、亂碰東西 
      • 1.5 ~ 3 歲問題行為 愛玩生活易碎品 
      • 1.5 ~ 3 歲問題行為 喜歡說「不要!」、講都講不聽 
      • 1.5 ~ 3 歲問題行為 堅持要拿某樣東西,不給就哭鬧 
      • 1.5 ~ 3 歲問題行為 不說話、自己想講才說 
      • 1.5 ~ 3 歲問題行為 事情做不好愛生氣又不要大人幫忙 
      • 1.5 ~ 3 歲問題行為 亂拿店家東西 
      • 1.5 ~ 3 歲問題行為 不守規矩、打擾別人 
      • 1.5 ~ 3 歲問題行為 自我中心、控制力弱 
      • 1.5 ~ 3 歲問題行為 在外不肯讓大人牽手 
      • 【家長提問Q&A】 
    • CHAPTER 5 讀懂 3 ∼ 6 歲孩子生心理發展,沒有學不會規矩的孩子 孩子不是故意不聽話,用對方法,他就能養成自律的習慣 
      • 3 ∼ 6 歲心理發展重點 & 問題行為  
      • 孩子的發展特點與內在需求 自我已經確立,更有意識地去做有興趣的事情 
      • 家有 3 ~ 6 歲孩子的父母應具備的觀念 孩子成長最大的動力是自動自發的內在需求 
      • 3 ~6 歲問題行為 不讓他買玩具就哭、耍賴鬧脾氣 
      • 3 ~6 歲問題行為 做錯事會怪罪別人 
      • 3 ~ 6 歲問題行為 大人在忙,卻一直纏著大人 
      • 3 ~ 6 歲問題行為 不收拾玩具 
      • 3 ~ 6 歲問題行為 孩子說不要上學 
      • 3 ~ 6 歲問題行為 遇到不如意就鬧情緒 
      • 【家長提問 Q & A 】 
    • CHAPTER 6 掌握 6 ∼ 12 歲孩子生心理發展,不用囉嗦他也能學會獨立——成人保持該有的高度與權威,比囉嗦提醒更有效 
      • 6 ∼ 12 歲心理發展重點 & 問題行為  
      • 6 ~ 12 歲孩子的發展特點與內在需求 運用想像力來推理學習、解決生活問題 
      • 家有 6 ~ 12 歲孩子的爸媽應具備的觀念 給予規範時不應捨棄父母的高度與威嚴 
      • 6 ~ 12 歲孩子常有的問題及教養建議 先探究問題行為背後原因,再對症下藥 
      • 【家長提問 Q & A 】 
  • PART 3 心態調整:父母應有的心理準備 教孩子,從準備好自己開始! 
    • 教養觀念自我檢測表  
    • CHAPTER 7 孩子犯錯其實是好事?! 正確看待孩子的錯誤,以錯誤為友 
      • 孩子的缺點成人該怎麼看待? 愛,是接受孩子的全部。除了優點,還包括缺點! 
      • 孩子做錯事,如何讓他認錯? 尊重孩子,他會更尊重自己,更願意面對錯誤 
      • 家裡孩子老愛爭執怎麼辦? 爸媽的態度要溫和堅定,語言要簡潔清楚 
      • 成人該如何淡定面對孩子的錯誤? 讓孩子學會「以錯誤為友」,「自省」而非「自卑」 
    • CHAPTER 8 何謂教育最重要的元素? 與內在小孩和平共處,才能用正面態度對孩子 
      • 準備好環境,教養就能水到渠成嗎? 除了完美的環境,成人也是孩子發展的關鍵! 
      • 怎麼做才能教孩子養成好習慣? 教兒教女,先教自己 
      • 有時面對孩子會忍不住失控...... 與自己的內在小孩和解 
  • 結語 一位母親的真實故事 
  • 致謝 除了感謝,還是感謝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