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童年情感忽視.實戰篇:長大後的我,如何和伴侶、孩子、父母,建立情感連結?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8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9001762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真正的療癒,是你不再逃避與人連結,能夠打開心房
讓真實的情緒出得去,親密感進得來!

★暢銷書《童年情感忽視》成年子女實踐版
★特別收錄「童年情感忽視自我評量表」
★詳列「感覺詞彙表」(841種形容詞),幫你指認自己的情緒

你開始談戀愛的時間,比一般人過早或過晚嗎?
當別人問你是不是穩定交往中,你常覺得一言難盡嗎?
即使穩定交往中,仍常常覺得空虛寂寞?
在另一半面前顯露真實的情緒,會感到彆扭、不自在?
你們之間的對話往往繞著事務話題打轉,不觸及情感層面?

「童年情感忽視」源於童年時期,父母沒有對你的情感需求做出充分回應。

全球有數千萬人的生活都深受其害,從童年開始,就習慣了壓抑自己的情緒,將所有感覺阻隔在外。然而,在成年以後,麻煩就大了。他們不明白自己為何無法與人建立親密連結,內心難以獲得真正的滿足,覺得既空虛又寂寞。

受到「童年情感忽視」損傷的人際關係,像是正常人際關係打了折扣的版本。更糟的是,那些受到「童年情感忽視」影響的伴侶,他們大多對此一無所知,他們從小就缺少跟自己情感的連結,遑論有能力與他人建構情感交流。

【「童年情感忽視」的人,最常遇到這些問題】

從「童年情感忽視」恢復需要時間,在療癒自己的過程中,韋伯博士發現擁有「童年情感忽視」的人,最常遇到這些問題:

◎現在我終於知道我的父母在情感上忽視了我,我該怎麼跟他們相處?
◎我對父母感到憤怒,但又為這樣的情緒充滿罪惡感。我該怎麼辦?
◎父母要如何改變自己和孩子的互動,才能為孩子提供他們所需的情感認同?
◎我覺得我的丈夫有「童年情感忽視」的症狀,我該怎麼和他談論這件事?
◎我真的能夠療癒自己關係之中疏離的情感嗎?

在這本書中,韋伯博士讓「童年情感忽視」這個概念更上一層樓,超越前一本《童年情感忽視》自我療癒的向度,將修復工具運用在療癒「童年情感忽視」對於婚姻、親子教養、以及你與老後父母的互動關係上,更強化了日常生活中與他人應對的實際方法。

透過「童年情感忽視」這個強力的透鏡來檢視自己和人際關係,彷彿為人們打開一片新大陸。《童年情感忽視・實戰篇》就像一個溫柔的嚮導,陪伴那些面臨「童年情感忽視」議題的人們,度過生命中最重要的變化時期。

鍾妮斯.韋伯 博士(Dr. Jonice Webb)

臨床心理學博士,一九九一年起開始執業,在心理學研究、心理測驗及心理治療等領域皆有卓越表現。曾擔任三家大型診所負責人,目前執業於麻州萊辛頓的私人診所,專長為伴侶治療和家庭治療。著有《童年情感忽視》、《童年情感忽視?實戰篇》等書。現與丈夫及兩名子女定居在波士頓。

個人網站:www.EmotionalNeglect.com

  • 童年情感忽視自我評量表
  • 好評推薦
  • 【序章】在關係中,擁抱曾被忽視的自己
  • 第一部 如何和伴侶情感交流?
    • 第1章 童年陰影下的親密關係
    • 第2章 五種對親密關係的影響
    • 第3章 親密關係中的問題與警訊
    • 第4章 如何和伴侶談論童年情感忽視
    • 第5章 從疏離回到坦誠的親密關係
  • 第二部 如何和父母情感交流?
    • 第6章 得不到認同的孩子長大了
    • 第7章 自我療癒後湧現的情緒
    • 第8章 情感交流也要保有界線
    • 第9章 如何和父母談論童年情感忽視
  • 第三部 如何和孩子情感交流
    • 第10章 你是否忽視了孩子的情感需求?
    • 第11章 造成你忽視孩子情感的十個原因
    • 第12章 避免情感忽視世代複製
    • 第13章 改變你的教養風格
    • 第14章 如何和孩子談論童年情感忽視
    • 第15章 兩個獲得療癒家庭的故事
  • 尾聲
  • 感覺詞彙表
  • 參考書目
  • 誌謝
  • 版權頁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