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近年來,臺灣的學生輔導體系有著重大的變革,使專業輔導人員在教育體系內的人力配置、角色定位、功能展現、分工合作受到明顯的影響。同時,校園的學生問題日益嚴重與複雜,已經不是單一輔導專業能處理,更不是以個人為中心的觀點能全然理解。
在社會的快速變遷中,家庭、學校、社區,以至整個社會大環境盤根錯節的因素,共構了今日學生的處境。學生輔導團隊必須重新架構,以配合新的發展局勢。
在社會的快速變遷中,家庭、學校、社區,以至整個社會大環境盤根錯節的因素,共構了今日學生的處境。學生輔導團隊必須重新架構,以配合新的發展局勢。
- 新版序
-
第一章 我國學生輔導體制的演進(林萬億)
-
壹、九年國民義務教育後的輔導工作
-
貳、輔導工作六年計畫
-
參、青少年輔導計畫
-
肆、教育改革下的輔導新體制
-
伍、國民中學試辦設置專業輔導人員計畫
-
陸、專任輔導教師擴編
-
柒、學生輔導法通過
-
參考書目
-
-
第二章 世界各國學校社會工作的發展(林萬億)
-
壹、美國學校社會工作的發展
-
貳、歐洲國家學校社會工作的發展
-
參、亞洲國家學校社會工作的發展
-
參考書目
-
-
第三章 臺灣學校社會工作的發展(林萬億)
-
壹、民間試辦時期(1977-1985年)
-
貳、沉寂轉折時期(1985-1996年)
-
參、中央政府試辦時期(1996-1998年)
-
肆、地方政府試辦時期(1998-2010年)
-
伍、專任輔導教師制度擴編
-
參考書目
-
-
第四章 學校社會工作實施模式(林萬億)
-
壹、美國學校社會工作的實務模式
-
貳、學校社會工作師的寬廣視角
-
參、臺灣學校社會工作人力的配置模式
-
參考書目
-
-
第五章 學校社會工作評估與介入(林萬億)
-
壹、學校社會工作的生態觀點
-
貳、學校社會工作評估
-
參、家庭訪視與外展工作
-
肆、學校與家庭、社區的協力
-
伍、促成家長與學校合作的策略
-
參考書目
-
-
第六章 學生輔導的三師三級分工模式(林萬億)
-
壹、學校輔導團隊工作
-
貳、三級輔導模式
-
參、三級輔導分工
-
肆、三級輔導三師分工模式
-
伍、學校輔導團隊的困境與因應
-
參考書目
-
-
第七章 中途輟學學生輔導(黃韻如)
-
壹、臺灣中途輟學現況分析
-
貳、中輟現象解讀的差異性
-
參、打破中輟輔導常見的迷思
-
肆、中輟生輔導方案
-
參考書目
-
-
第八章 校園暴力行為輔導工作(黃韻如)
-
壹、校園暴力行為定義與現況
-
貳、校園暴力行為學生之所以為「高風險」
-
參、從社會過程理論看學生偏差行為的發展
-
肆、校園暴力高風險群學生的形成因素
-
伍、校園暴力事件介入的迷思
-
陸、輔導理念與措施
-
參考書目
-
-
第九章 校園霸凌(林萬億)
-
壹、校園欺凌行為
-
貳、校園欺凌的普及率
-
參、校園欺凌的動力
-
肆、校園欺凌的後果
-
伍、發現校園欺凌受害者
-
陸、如何防制校園欺凌
-
柒、學校專業輔導人員參與防制校園欺凌
-
參考書目
-
-
第十章 校園性別平等(黃韻如)
-
參考書目
-
-
第十一章 校園兒童及少年保護(林萬億)
-
壹、定義家庭暴力、性侵害、性騷擾與性剝削
-
貳、家庭暴力的原因及其影響
-
參、性侵害與性剝削的原因及其影響
-
肆、受家庭暴力、性侵害與性剝削學生的處理
-
伍、實務相關議題討論
-
參考書目
-
-
第十二章 學生物質濫用(林萬億)
-
壹、成癮與物質濫用
-
貳、物質濫用的類型
-
參、臺灣物質濫用的發展
-
肆、我國物質濫用防制的立法
-
伍、少年物質濫用的原因與進程
-
陸、少年物質濫用的迷思
-
柒、物質濫用對學生的影響
-
捌、校園物質濫用的防治
-
參考書目
-
-
第十三章 網路沉迷(黃韻如)
-
壹、青少年與網際網路
-
貳、網路沉迷的定義及成因
-
參、網路沉迷行為調查
-
肆、青少年常見的網路沉迷型態
-
伍、網路沉迷的輔導策略
-
參考書目
-
-
第十四章 學生自我傷害與自殺防治(胡中宜)
-
壹、青少年自殺概況與成因
-
貳、校園自傷自殺的預防與處置
-
參、風險評估與自殺守門人概念
-
肆、學校輔導人員在自傷自殺事件的服務內容
-
伍、校內輔導人員的分工與合作
-
陸、與自傷自殺學生的會談指引
-
柒、哀傷輔導與安心服務
-
捌、學生自傷自殺事件的倫理議題
-
參考書目
-
-
第十五章 學生心理健康(胡中宜)
-
壹、校園學生的心理健康議題
-
貳、復原力與學童心理健康
-
參、學童心理健康的預防與介入
-
肆、學校心理健康團隊的合作與分工
-
伍、校園心理健康服務方案
-
參考書目
-
-
第十六章 特殊教育與社會工作(蘇寶蕙、張祉翎)
-
壹、特殊教育的發展
-
貳、特殊教育的鑑定安置與輔導
-
參、特殊教育社會工作的實施
-
肆、特殊教育社會工作做什麼
-
參考書目
-
-
第十七章 校園多元文化(胡中宜)
-
壹、多元文化與學校輔導工作倫理
-
貳、多元文化學生的學習需求與挑戰
-
參、校園多元文化學生的教育措施與福利服務
-
肆、校園多元文化學生的輔導服務
-
伍、結語:建構多元文化友善校園
-
參考書目
-
-
第十八章 校園危機介入(黃韻如)
-
壹、校園危機事件分析
-
貳、校園危機管理
-
參、校園危機處理計畫
-
參考書目
-
-
第十九章 校園社區工作(黃韻如)
-
壹、學校與社區的關係
-
貳、校園社區工作的兩難
-
參、進行社區工作的預備
-
肆、校園社區工作的方法與技巧
-
伍、學校社工常見的社區型方案
-
陸、結語
-
參考書目
-
-
第二十章 與社區共生的工作取向—黃家大院:特教學生社區課後照顧方案(李孟儒、黃靖婷、蘇迎臨)
-
壹、前言
-
貳、緣起:從個案服務中看見缺口
-
參、籌備:用社區的力量織一張網
-
肆、開展:從社區撐出學校圍牆的小天地
-
伍、成長:社區爸媽來守護
-
陸、轉變:串起家庭、學校與社區的方案工作
-
柒、誕生:與社區共生的工作取向
-
捌、推廣與限制
-
玖、結論與反思
-
參考書目
-
-
第二十一章 打造一個校園的實體照顧網絡—以新北市學校社工師實物銀行方案為例(林佳怡、鄭紓彤、蔡舒涵、盧筱芸)
-
壹、方案緣起
-
貳、需求與資源分析
-
參、方案理念及目標
-
肆、方案執行
-
伍、方案管理
-
陸、方案成果
-
柒、未來展望
-
參考書目
-
-
第二十二章 學校輔導工作倫理(胡中宜)
-
壹、學校輔導工作的倫理議題
-
貳、學生輔導工作相關專業倫理守則
-
參、倫理決策
-
肆、風險管理
-
參考書目
-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