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下半身決定你的健康:腰好、腿好、腳好,身體自然好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7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9395557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70%的疾病是坐出來的!
坐得太久,身體氣血不通,
啤酒肚就會冒出來,慢性病跟著上身……
  下半身有78個人體要穴,
  要擊退病痛,先來「推敲」下半身──
  按揉腰與腿,等於幫全身器官做按摩,
  藥草浴暖腳,正是替五臟六腑做SPA ~ ~
  拉筋、下蹲、抬腿、踢腳,
  招招簡單管用、直攻重點、準確有效!
  *溫馨附錄:下半身保健速查表
動動下半身, 能給您帶來10個驚奇效果
  1.刷刷腳底板,刺激荷爾蒙再造淡斑美白
  2.做做腳趾操,大腦不衰老
  3.按摩膀胱經,全身濕熱毒素放水流
  4.轉動腳踝,通氣活血降血壓
  5.進階全蹲功,增強心肺功能
  6.溫掌暖膝,防治關節炎膝蓋不再是氣象站
  7.站立踮腳尖,骨骼不酸痛
  8.赤足行走,吸收地氣兼按摩,安眠抗憂鬱
  9.摩腹清肝火,有效緩和慢性病
  10.拍打腰眼治腎虧,保養一生的陽氣
  你知道嗎?人體有超過500條肌肉集中在下半身,
  6條重要經絡從腿部穿行而過,踢腿拍足看起來悠閒緩和,
  但不知不覺中,經絡得到了疏通,臟腑舒暢,氣血不淤滯。
  鍛練下半身肌肉,就可袪除70%的疾病!
  人的一生,成長和衰老的標誌都和下半身密切相關。到了一定的年紀,臀部肌肉萎縮、下垂,原先豐腴的大腿越來越消瘦,下半身越來單薄,就好像秋風中顫抖的老樹枯枝,讓人心生幾分涼意,感歎歲月不饒人。
  下半身是如此重要,卻又是如此任勞任怨,一直以來默默地為身體服務,提早老化而不為人所注意。在我們的下半身,集中了人體500多條肌肉,有著人體最大的肌肉群,而我們身體的體重全都壓在腳上,小小的腳承受了自身體重三四倍的壓力,活動最多的膝關節更承受了六七倍的壓力。
  「樹大全憑根深,人壯全憑腳健」。腿和腳就好像是運送養料的通道,在我們的腿腳部位,有六條經絡穿行而過,先天之本的腎氣,後天之本的脾胃,無一不和腿腳緊密相連。要想上半身的五臟六腑正常運轉,下半身的鍛煉必不可少。
  刷刷腳板,就可以美白臉部;轉轉腳趾頭,就可以降血壓;摩摩腹部,就可以防治諸多的慢性疾病……這些看似天方夜譚,卻是如此地合情合理。只因為,下半身和上半身原是一個整體,就好像花兒的芬芳燦爛離不開根系提供的營養一樣,上半身的健康與否,也離不開下半身的功勞。
  只要我們在保養臉部的時候,按摩一下雙腳;運動上半身的時候,也踢踢腿,動動腳;在商場選擇亮麗的上衣時,也注意下半身的保暖……那麼,疾病會無影無蹤,腿腳會穩健有力,身體會活力四射。
  下半身就像我們最善良的普通百姓,給予一分,回報十分!

本書特色
(編輯小語) 1.引述《黃帝內經》、《周易養生經》養身要點,白話文與插圖解說
2.由案例說起,故事性寫法,容易閱讀消化。
3.字體較大,適合年長者閱讀。
4.提供正確保健方式,避免網路健康訊息謠傳的缺點。
5.10大具體可行且簡易的運動方式,有效鍛鍊下半身肌肉。

中醫副主任醫師,早年曾師從多名中醫名家,得中醫通俗化理論真傳。從事中醫內科保健工作20餘年,長期致力於中醫理論的普及教育。其著述文章曾被多家報刊刊登報導,並多次受邀至全國各地進行中醫養生講座,深受讀者喜愛!

  • 序 美顏抗病,從下半身開始
  • 1 上半身的疾病,大多來自下半身
    • 下半身一冰涼,上半身就上火
      • ● 水升火降,氣場循環為健康之本
      • ● 古老有效的養生法─半身浴
    • 萬丈高樓,從健康基石開始鍛鍊
      • ● 強健肌肉群,延壽大步行
      • ● 輕鬆踢跆操,瘦腿又減肥
    • 寒頭暖足,腳丫不能涼颼颼
      • ● 腳寒傷身,百病叢生
      • ● 健康始於足下,踏出健康的每一步
    • 春秋之際,上身涼爽下身暖
      • ● 季節轉換,衣著增減攸關免疫力
      • ● 清涼辣妹裝,健康落光光
      • ● 環境、體質,制定自己的彈性養生
    • 坐斷健康,陰陽兩隔氣血不通
      • ● 椅子上養出一身文明病
      • ● 動出性福、動出好孕
    • 腳底平衡,從裡到外亮起來
      • ● 人體的緩衝避震器─足弓
      • ● X形健康平衡理論
      • ● 踮踮腳尖,養生治病
    • 釋放足部壓力,從根源來排毒
      • ● 身體強健,才有力量排毒
      • ● 六條經絡就是排毒之路
    • 上病下療,腳是身體的健康雷達
      • ● 糖尿病、腳氣腫,足部健康大威脅
      • ● 護理雙腳,就是在保健臟腑
  • 2 動動下半身,就可以帶來全身的改變
    • 正確的行走方式帶來「美麗新改變」
      • ● 站如松,行如風,重塑行動曲線
      • ● 走姿透露健康訊息
    • 高血壓病灶的關隘─腳踝
      • ● 上亢問題,全因下虛
      • ● 三陰三陽,腳踝經絡多
    • 赤足行走,吸收地氣好養陰
      • ● 正電過多易病體質
      • ● 放電兼按摩,安眠抗憂鬱
    • 要想身體結實,先正視腰部以下的肌肉群
      • ● 人體70%的肌肉在下半身
      • ● 預防疾病,從鍛鍊肌肉開始
    • 心臟供血不足,蹲下來解決
      • ● 加強幫浦馬力,放低身段好氣色
      • ● 進階全蹲功,增強心肺功能
    • 踢腿拍足,啟動經絡,健康利滾利
      • ● 全身動動,牽引經絡
      • ● 手腳互動,健康倍效
    • 泡腳:不用動腦筋的養生方式
      • ● 腳底也會吸收營養
      • ● 四季泡腳,美容延壽
    • 刷腳板─從腳底給臉貼一層美白面膜
      • ● 愛美,先顧好脾腎經
      • ● 淡斑美白,荷爾蒙自體再造
  • 3 人老腿先老,健身先健腳
    • 馬力充足,才能健步如飛
      • ● 盤坐養生練腿功
      • ● 八卦走轉五步心法
    • 掌溫暖膝,就能防治關節炎
      • ● 膝關節,是健康流通的圓環
      • ● 滑潤溫暖,膝蓋不再是氣象站
    • 腳趾操,延緩衰老從最細枝末節處開始
      • ● 腳是人體第二心臟
      • ● 靈活腳趾,增強小腦平衡力
    • 強固膝關節,下半身的承重「黃金點」
      • ● 關鍵養生,強化膝蓋能量
      • ● 不同年齡,保養方法大不同
    • 膝蓋筆直,腰椎也不再「側彎」
      • ● 膀胱經,排濁化淤又解痛
      • ● 勤鍊腰腹肌肉,遠離職業傷害
    • 乾洗腿,一本萬利的健康投資方式
      • ● 雙腿不著涼,健康行百年
      • ● 疏通經絡,乾洗瘦腿
  • 4 養好足六經,祛除70%疾病
    • 腰腹雙寶─足少陰腎經
      • ● 身體排濁必經之道
      • ● 刺激腎經,不再虛胖
    • 口腔潰瘍,給湧泉穴貼劑膏藥就好了
      • ● 從腎經引出健康活水
      • ● 刺激湧泉,雜症全消
    • 最佳止痛開關,太溪穴
      • ● 疼痛問題無需服藥
      • ● 針灸揉按,癱瘓也能康復
    • 找到複溜穴,向經痛說再見
      • ● 溫養子宮,婦科健康核心
      • ● 美顏養身雙效藥膳
    • 婦女健康總管─足太陰脾經
      • ● 憂思多慮是摧花辣手
      • ● 抒壓,慎食,健運脾氣
    • 肝血陰虛,多刺激三陰交
      • ● 火大,身病非心病
      • ● 更年期的女性密友
    • 公孫穴:治療胃痛與婦科雙重有效
      • ● 胃病權威公孫穴
      • ● 針灸、艾灸、按摩併用
    • 血海穴,根治一切血虛問題
      • ● 活力暢旺不再畏寒
      • ● 血虛症狀食療法
    • 肝重疏通,快樂呵護小心肝
      • ● 肝氣鬱結,乳腺生變
      • ● 宣洩情緒,身體的自然掃毒機制
    • 太沖穴,電腦族養肝一點靈
      • ● 視力健康源於肝臟
      • ● 明目按摩太沖穴
    • 膽經,人體經絡群中的先鋒
      • ● 敲膽經,健康接力第一棒
      • ● 膽汁旺盛,腦聰目明
    • 肩周發炎,就找它的剋星肩井穴
      • ● 少吹冷氣,多換姿勢
      • ● 循環氣場,血路通暢
    • 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美容院:足陽明胃經
      • ● 胃經乃美容之本
      • ● 代謝排濁,美肌纖體
    • 消除眼袋,從按摩足三里開始
      • ● 排濕回復青春明眸
      • ● 作一個美麗人瑞的延壽秘穴
    • 天樞穴:腸胃問題的治療按鈕
      • ● 淨化腸道,沖走惱人的斑點
      • ● 搶救嚴重便秘的妙方
    • 按摩膀胱經,一切濕熱毒素放水流
      • ● 直搗人體大毒窟
      • ● 膽、胃、膀胱三合一排毒法
    • 滋筋養骨的「四大護法」
      • ● 治療落枕的絕世好手
      • ● 活血四連發,頸椎關節不病痛
    • 承山穴,揉出緊致圓潤的小腿
      • ● 手拍高抬,告別蘿蔔腿
      • ● 消除浮腫,利水緊實
  • 5 固守腹部,五臟六腑安枕無憂
    • 藏在肚子裏的第二大腦
      • ● 神奇的腹腦反應
      • ● 鍛鍊腹部,雙腦統馭更健康
    • 疾病自己看,學做自己的腹診醫生
      • ● 腹部也會讀心術
      • ● 肚臍方寸滿佈健康訊息
    • 身體氣血不足,啤酒肚就會冒出來
      • ● 胖不一定是吃出來的
      • ● 睡眠、運動,天天存入健康帳戶
    • 腹部肌肉結實,胸部自然更挺拔
      • ● 內臟下垂,青春遠走
      • ● 胸部豐挺,瑜珈有術
    • 小兒腹瀉,讓肚臍「服中藥」
      • ● 孩子乖乖吃藥的另一張小嘴
      • ● 全身經絡總樞紐—神闕穴
    • 摩腹清肝火,治療慢性疾病的捷徑
      • ● 按摩腹部,重大器官一起SPA
      • ● 腹部是人體的大病灶
    • 時常給腸胃洗澡,洗亮健康大道
      • ● 淨化體內的資源回收場
      • ● 高纖蔬果當清腸餐
    • 深呼吸,體內也需要新鮮空氣的滋潤
      • ● 現代人必學腹式呼吸
      • ● 身心靈健康三向互動
  • 6 腎為先天之本,還人體最天然的精氣神
    • 補腎要從提升體質開始
      • ● 人到中年,腎經稀稀
      • ● 先天能量,宜守宜養
    • 強腎操,讓雙足助腎一臂之力
      • ● 女性生理源於腎
      • ● 天然食療勝藥補
    • 時常按摩耳朵,補腎氣、除耳鳴
      • ● 頭、臉、耳,應接下半身的三大電源
      • ● 易學有效梳頭功、鳴天鼓
    • 腎氣足,百病除─拍手輕鬆去百病
      • ● 周易養生經:拍打腰眼治腎虧
      • ● 拍通血脈,散除寒氣
    • 「命門」添把火,陽氣自會滾滾而來
      • ● 命門,生命能量的入口
      • ● 溫熱命門,補升陽氣
    • 暖腰,其實就是保養一生的陽氣
      • ● 夜半頻尿,腎衰徵兆
      • ● 杜絕各種冷涼刺激
    • 女人面子:美容保養應從護腎開始
      • ● 產後養身,補腎為先
      • ● 有溫度的女人最美麗
  • 7 上半身決定生活品質,下半身決定性福指數
    • 男人女人都是水做的,下半身更要水的呵護
      • ● 血尿是嚴重缺水的警告
      • ● 內外親水,滋潤生殖泌尿系統
    • 暖宮孕子,婦科疾病治本之道在於保暖
      • ● 從內分泌看子宮健康
      • ● 維持丹田火苗旺盛
    • 骨盆勤鍛鍊,歐巴桑變辣媽
      • ● 骨盆是婦科的重要保護罩
      • ● 放慢生活節奏,提高生命質量
    • 枸杞子,生殖系統的最佳恩物
      • ● 超能量營養小尖兵
      • ● 男女都受用的精氣補帖
    • 植物種子,大自然賜給男人的保命丸
      • ● 男性養生的天然好食材
      • ● 發現鋅元素大本營
  • 附錄Ⅰ:下半身保健速查表
  • 附錄Ⅱ:人體下半身穴位圖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