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沒有誰,註定無法成功;沒有誰,註定必須失敗。
不管是都市地帶的大同區,或屬於鄉下的宜蘭縣,貧窮並不是弱勢孩子最大的問題,因貧窮而崩壞的家庭功能才是孩子們最嚴峻的挑戰。
然而,孩子需要的,只是真心的關愛與適時的管教。
社會角落裡長大的孩子,有著更堅毅的眼神,
只要知道如何幫助他們,他們的路就能走得更遠、更長。
放學鐘聲響起,踩著迤邐一地的夕照殘影,孩子們背著書包從鄰近的國中、小一湧而出。其中,一些屆於國小二年級到國中三年級的孩子,陸續走進延平北路三段的一棟大樓裡。
就像一般的安親班,孩子們一樣要做功課、寫考卷;但不一樣的是,這裡供應熱騰騰的晚餐、每個月有一次慶生會,還有不定時舉辦的藝文與康樂活動,而這一切,不收家長一毛錢。
從「台北.大橋頭」開始,讓影響力持續擴散。這個地方,不叫安親班,也不是補習班,它有另一個名字──中興保全文教基金會社區關懷潛能開發班(簡稱「潛能班」)。在許多孩子心中,這裡是「第二個家」,一個放學後必定報到、師生像家人般一起吃飯的溫暖所在。
不管是都市地帶的大同區,或屬於鄉下的宜蘭縣,貧窮並不是弱勢孩子最大的問題,因貧窮而崩壞的家庭功能才是孩子們最嚴峻的挑戰。
中興保全潛能班的規模其實已經不算小,但是對董事長林孝信與執行長莊素珠來說,還是有著「拉一個是一個」的迫切感,因為「有些家庭的狀況很混亂,連讓孩子好好吃飯都不行,當然更不可能教啦!」
「如果孩子因為沒人引導而走上歧途,那不是造成更大的社會負擔嗎?」所以,莊素珠開辦的潛能班不只輔導課業,最注重的還在於「品格教育」,希望在家長角色缺空時,能及時補位。
看見問題的嚴重性,近年,民間自發的公益課輔與補救教育,正在台灣各處遍地開花。各團體的做法有所不同,永遠有更完善的空間,然而,孩子的成長無法重來。因此,在潛能班跨向十五週年之際,中興保全文教基金會藉著本書分享課輔經驗與孩子的故事,希望莊素珠當年植在「台北.大橋頭」下的感動,能夠匯聚出更多力量,幫弱勢孩童扭轉上天給的苦命。
名人推薦
蔣偉寧
吳念真
我常說,台灣是個給機會的社會;我時常會感受到,有一股巨大的力量存在於民間各個角落,為許多弱勢的人,帶來溫暖的關懷與支持。中興保全文教基金會所開辦的社區關懐潛能開發班,即是這類民間自發公益的代表。在《下課後,回第二個家》這本書中,可以看到許多弱勢家庭令人慨歎的遭遇,但與此同時,我們也從潛能班的故事裡,看到了希望的種子不斷在生根、發芽,從中得到前進的動力。~朱宗慶・朱宗慶打擊樂團隊創辦人暨藝術總監
不管是都市地帶的大同區,或屬於鄉下的宜蘭縣,貧窮並不是弱勢孩子最大的問題,因貧窮而崩壞的家庭功能才是孩子們最嚴峻的挑戰。
然而,孩子需要的,只是真心的關愛與適時的管教。
社會角落裡長大的孩子,有著更堅毅的眼神,
只要知道如何幫助他們,他們的路就能走得更遠、更長。
放學鐘聲響起,踩著迤邐一地的夕照殘影,孩子們背著書包從鄰近的國中、小一湧而出。其中,一些屆於國小二年級到國中三年級的孩子,陸續走進延平北路三段的一棟大樓裡。
就像一般的安親班,孩子們一樣要做功課、寫考卷;但不一樣的是,這裡供應熱騰騰的晚餐、每個月有一次慶生會,還有不定時舉辦的藝文與康樂活動,而這一切,不收家長一毛錢。
從「台北.大橋頭」開始,讓影響力持續擴散。這個地方,不叫安親班,也不是補習班,它有另一個名字──中興保全文教基金會社區關懷潛能開發班(簡稱「潛能班」)。在許多孩子心中,這裡是「第二個家」,一個放學後必定報到、師生像家人般一起吃飯的溫暖所在。
不管是都市地帶的大同區,或屬於鄉下的宜蘭縣,貧窮並不是弱勢孩子最大的問題,因貧窮而崩壞的家庭功能才是孩子們最嚴峻的挑戰。
中興保全潛能班的規模其實已經不算小,但是對董事長林孝信與執行長莊素珠來說,還是有著「拉一個是一個」的迫切感,因為「有些家庭的狀況很混亂,連讓孩子好好吃飯都不行,當然更不可能教啦!」
「如果孩子因為沒人引導而走上歧途,那不是造成更大的社會負擔嗎?」所以,莊素珠開辦的潛能班不只輔導課業,最注重的還在於「品格教育」,希望在家長角色缺空時,能及時補位。
看見問題的嚴重性,近年,民間自發的公益課輔與補救教育,正在台灣各處遍地開花。各團體的做法有所不同,永遠有更完善的空間,然而,孩子的成長無法重來。因此,在潛能班跨向十五週年之際,中興保全文教基金會藉著本書分享課輔經驗與孩子的故事,希望莊素珠當年植在「台北.大橋頭」下的感動,能夠匯聚出更多力量,幫弱勢孩童扭轉上天給的苦命。
名人推薦
蔣偉寧
吳念真
我常說,台灣是個給機會的社會;我時常會感受到,有一股巨大的力量存在於民間各個角落,為許多弱勢的人,帶來溫暖的關懷與支持。中興保全文教基金會所開辦的社區關懐潛能開發班,即是這類民間自發公益的代表。在《下課後,回第二個家》這本書中,可以看到許多弱勢家庭令人慨歎的遭遇,但與此同時,我們也從潛能班的故事裡,看到了希望的種子不斷在生根、發芽,從中得到前進的動力。~朱宗慶・朱宗慶打擊樂團隊創辦人暨藝術總監
-
序
-
隨時加入都不晚/朱宗慶‧朱宗慶打擊樂團創辦人暨藝術總監
-
妳的召喚,我們跟上/吳念真‧導演
-
發現孩子的生命價值/蔣偉寧‧教育部部長
-
一個孩子都不放棄/林孝信‧中興保全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
-
楔子
-
植在「台北‧大橋頭」下的風動
-
-
第一部:當一顆顆種子冒出芽
-
曾經氣哭老師 叛逆「點點」變身超級保母
-
潛能班補位 喬真兄妹點燃夢想
-
逃離家暴、母親自立 三兄妹在潛能班找到第二個家
-
幫她把孩子顧好 新住民媽媽才能出頭天
-
莊阿姨的話
-
談正向改變,發生在家庭中的溫柔革命
-
-
-
第二部:那一鏟一鋤的開墾
-
心疼弱勢兒 莊素珠親手打造「莊阿姨的家」
-
讓「魔鬼」變「天使」 幼梅阿姨的鐵腕柔情
-
沒有病假的「夜間部校長」 張伯伯與黑道搶小孩
-
惜福晚餐端上桌 簡媽媽不只填飽孩子的胃
-
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 湘如老師「加班」輔導特殊學童
-
下課鐘響之後 學校與中保攜手搭起學習的橋
-
體制外的可能 這裡也是流浪老師、退休老師的家
-
莊阿姨的話
-
同在第一線,肯定每位夥伴的付出
-
-
-
觀察筆記
-
與苦命拔河
-
燃起守護燈火,台灣還有多少弱勢兒?
-
莊阿姨給中保課輔老師的一封信
-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