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思想史視野中的東亞

出版日期
2016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3501855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跨越時間與空間的藩籬,呈現色彩多姿的東亞儒學世界!

本書脫離「以國家為框架的國別研究」藩籬,指出當中國儒學東傳朝鮮半島與日本後,歷經異域學人的新解,使儒學日新又新且更具現代涵義。各家、各派、各國之思想家研讀經典、參與對話,提出新詮,不僅深化了儒學內涵,也擴大儒學的影響力。思想史視野中所見的東亞,是一幅彩色而不是單色的圖像。

全書共計十章,第一章分析概念史的類型及其移動作為本書提綱;第二~五章分別探討中國與韓國儒家知識與政治權力之關係,第六、七章專論日本儒者的倫理學立場與「中國」論述;第八、九章則探討東亞「儒家教育哲學」與「王道文化」在21世紀的新啟示與大中華的道路;第十章則回應日本思想史名家山室信一的東亞思想史研究的「方法論」。

美國華盛頓大學(西雅圖)博士。曾任美國華盛頓大學、日本關西大學等校客座教授;新加坡儒家倫理小組顧問。現任臺灣大學講座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合聘研究員。近年獲得學術榮譽:教育部國家講座(2013)、教育部學術獎(2011)、中華民國通識教育學會「通識教育終身貢獻榮譽獎」(2011)、教育部全國傑出通識教育教師獎(2010)。著有《德川日本論語詮釋史論》(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6,韓譯本2011由成均館大學校出版部出版,日譯本2014由????社出版)、《東???思想交流史──中國‧日本‧台灣?中心???》(藤井倫明等譯)(東京:岩波書店,2013)、《東亞儒家人文精神》(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6)、Humanism in East Asian Confucian Contexts(Bielefeld: Transcript Verlag, 2010)、Taiwan in Transformation: Retrospect and Prospect(New Brunswick and London: Transaction Publishers, 2014)、East Asian Confucianisms: Texts in Contexts(Gottingen and Taipei: V&R Unipress and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Press, 2015)。

  • 自序
  • 壹、東亞近世思想交流中概念的類型及其移動
    • 一、引言
    • 二、東亞思想交流中的接受者主體性問題
    • 三、東亞思想交流中概念的類別及其移動之效果
    • 四、結論
  • 貳、從東亞視域論中國歷史思維的幾個關鍵詞
    • 一、引言:東亞歷史思維與史論傳統
    • 二、歷史研究的目的:「通」與「經世」
    • 三、歷史發展的動力:「勢」、「理」、「禮」
    • 四、歷史運行的法則:「道」與「心」
    • 五、歷史上的「黃金古代」:「三代」
    • 六、結論
  • 參、中韓歷史中儒家知識與政治權力之關係
    • 一、引言
    • 二、儒家知識與政治權力的不可分割性
    • 三、儒家知識與政治權力的緊張性
    • 四、結論
  • 肆、朝鮮時代君臣對話中的孔子與《論語》:論述脈絡與政治作用(14-19 世紀)
    • 一、引言
    • 二、政治脈絡中朝鮮君臣的《論語》論述及其得失
    • 三、古與今的對話:《論語》在朝鮮宮廷中的政治作用
    • 四、結論
  • 伍、從東亞視域論德川日本儒者的倫理學立場
    • 一、引言
    • 二、「功效倫理學」視野中的「功業」優先論
    • 三、「功效倫理學」視野中儒家的「仁」與「道」
    • 四、德川實學思想脈絡中的功效倫理學及其問題
    • 五、結論
  • 陸、石介與淺見絅齋的中國論述及其理論基礎
    • 一、引言
    • 二、石介的中國論述及其宇宙觀與世界觀
    • 三、淺見絅齋的中國論述之重要命題
    • 四、東亞近世兩種中國論述的比較
    • 五、結論
  • 柒、東亞儒家教育哲學及其21 世紀的新啟示
    • 一、引言
    • 二、什麼是教育?
    • 三、教育何以可能?
    • 四、如何進行教育?
    • 五、結論
  • 捌、王道文化與21 世紀大中華的道路
    • 一、引言
    • 二、「王道文化」的內涵:從孟子到孫中山
    • 三、「王道文化」是21 世紀中國的道路
    • 四、霸者必亡:歷史的教訓
    • 五、「王道文化」在21 世紀大中華文化圈的實踐
    • 六、結論
  • 玖、孫中山思想及其21 世紀的新意義與新啓示
    • 一、引言
    • 二、歷史東亞與現實東亞:從危機到轉機
    • 三、孫中山「大亞洲主義」的內涵及其歷史背景
    • 四、王道精神與21 世紀東亞的道路
    • 五、結語
  • 拾、從思想史視野論東亞研究的幾個方法論問題:山室信一理論的再思考
    • 一、引言
    • 二、山室信一的出發點與理論基礎:若干問題的思考
    • 三、山室信一理論的展開及其內部問題
    • 四、結語
  • 附錄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中的方法論立場及其創見
  • 附錄二、《德川日本論語詮釋史論》日文版序
  • 附錄三、《中國孟子學史》韓文版序
  • 附錄四、《東亞儒學:經典與詮釋的辯證》越南文版序
  • 引用書目
  • 人名索引
  • 名詞索引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