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臺灣當代劇場的評論與詮釋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4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0433418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 【導言】我的劇評之道
  • 【現象觀察篇】
    • 場邊觀看臺灣現代劇場的政治策略與創作美學
    • 從戲劇美學創作本體初繪臺灣當代劇場面向
    • 從世代交替到戲劇交流
    • 臺灣戲劇舞臺上的「臺灣」形象
    • 戲劇演示臺灣歷史
      • 附錄一:辛亥年(1911)臺灣大事記
      • 附錄二:臺灣歷史入戲簡表
    • 臺灣戲劇的懷舊文化與歷史再現
    • 臺灣劇場新世代編劇
    • 臺灣舞臺的文學改編
      • 附錄三:一份不完整的文學改編劇場清單
    • 葛式訓練在臺灣的傳承系譜
    • 看看大陸,想想臺灣──關於當代戲劇的研究與發展
    • 臺灣現代劇場的他者凝視與詮釋政治
  • 【創作評析篇】
    • 「書寫」王墨林的身體觀
      • 附錄四:王墨林與身體氣象館年表
      • 附錄五:王墨林所擬之《身體論》目錄
      • 附錄六:讀王墨林《臺灣身體論》
    • 展能藝術(視障)的身體美學與政治
      • 附錄七:歷屆「第六種官能表演藝術祭」、「顏色狂想藝術節」一覽表
    • 《地下鐵》跨藝術文本的盲體修辭與詮釋異境
    • 來自聶魯達與波瓦的明信片──打通鍾喬創作觀的任督二脈
    • 鍾喬劇作中的邊緣論述
    • 從金枝演社的「胡撇仔戲」混搭美學看臺灣文化認同
    • 李國修「三人行不行」系列劇作的文本時空與情感意識
    • 戲劇形式的社會情境──以《蟬》為例
    • 吳念真「人間條件」系列劇作的情感結構
    • 吳念真「人間條件」系列劇作的空間閱讀
    • 語言∕精神分析視野下的《亂民全講》
    • 從「表演動能」到「文化動能」的創作秘密
  • 【後記】一個尋找劇場的戲迷
  • 【參考書目】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